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5(1 / 2)

加入书签

皇宫与金墉城布防。

朝臣大多以为皇帝是为了城中出现刺客一事发怒,只有尉窈知晓,这是皇帝提前分北海王元详的权,为除掉这位宗王以后朝政不乱做准备。

后宫。

皇后于宝映得到消息了,原来皇帝昨晚真的出宫去探望尉窈。

女官于峨不敢有丝毫隐瞒,继续禀报:“秦内官说,此消息已经在宫里传开了,他没费心打探,不敢收皇后的赏赐。”

于宝映疑惑:“已经在宫里传开?”

她摇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又想不通,憋闷得头疼。

最关键的事还没问,然而这次不等她开口,于峨说道:“秦内官说,他当值的地方又远了,便不敢打听今天朝政议了什么。”

“不中用。”

另名心腹女官进殿,拿来两封信,一封是于宝映父亲于劲写的,一封是她大伯母穆夫人写的。

于劲和往常一样,在信中叮嘱女儿宽容大度,尽皇后之职,管理好后宫,善待嫔妃。

穆夫人信里的内容只有七个读不太通的字,对照约定好的古书,可解出这七个字的真正意思……结交殿中郎,元昭。

于宝映反感不已,大伯母至今不敬她是皇后,还当她是从前家里的小辈指使,她还心烦后宫消息闭塞,她为皇后,竟不知皇帝近前又多了一亲信臣子。

第417章 尉窈治元昭

说回尉窈,朝议结束后她和清河王一起往门下省走,离开东堂没多远,便听见墙外打马疾行的动静。

尉窈奇怪怎么一匹马紧接着一匹马,土尘飞扬不散,已经高过了墙头。

她让羽林兵去打听情况,稍后,一名步兵校尉跑过来告知:“殿中郎元昭在训练传呼骑卫。”

传呼骑卫的职责,是专门为进宫朝议的大臣传呼开道,把大臣从马道引到驰道处停下。

尉窈问:“刚才我让询问情况的兵呢?”

步兵校尉露出比哭难看的笑,回道:“元郎官说他打扰训练,罚他站三个时辰。”

尉窈对清河王说:“你听听,元郎官好大官威啊,他哪是罚那个兵,是罚我呢。”

清河王:“不至……”

“于”字没来得及说出口呢,尉窈掉头回东堂。

清河王:“哎?”他猜尉窈要弹劾元昭,可又疑惑这么短的时间,她能弹劾对方什么?

别说,跟尉窈共事,每天都能长见识,他赶紧跟上去。

皇帝听侍卫禀报尉窈和清河王求见,于是宣二人进来。

尉窈揖礼,郑重言道:“臣看见殿中郎元昭正在马道训练传呼骑卫,漫天尘土,只和太极殿一墙之隔,实在有损天子出行威严。”

君臣相处久了,只瞧神色便彼此了解三分,皇帝瞧出尉窈这是受气来告状了,不过她的话听着舒坦,于是皇帝先示意殿中侍卫把元昭找来,然后准许尉窈:“坐下说。”

尉窈在皇帝近前十分有礼,做个手势,让清河王先坐,她才继续奏事:“按惯例,大臣朝议时可骑马至驰道才停,然而惯例不尽然是对的。《君臣》曰……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天子车驾走驰道,臣子坐骑走马道,倘若马道的终点与驰道相接,等同于天子和臣没有了‘道’的划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