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9(2 / 2)

加入书签

尉窈和往常一样叮嘱:“劳烦平原公转告澄城公,我改日再来拜谒。”

高肇大手一挥:“他是闲人,尉侍郎这么忙,不用管他。”

叔侄俩往回走,高肇生怕侄儿太蠢,摆出叔父的威严训斥:“刚才尉侍郎的话,你听明白了么?”

高猛:“明白了。”

“你明白个屁,瞅你这藏不住心事的窝囊样!尉侍郎就差钻你耳朵眼里告诉你了,将来和公主成亲,你成为驸马,陛下才能更重用你,别既想当驸马,还想挑公主!明白么?”

高猛:“明白了,哎呀叔,别打我了,我真明白了。”

返回皇宫的路上,尉窈想,也就是高家才来京城,不清楚元珍公主的名声有多臭、行事多么荒唐跋扈,才这么好说服。被这位公主缠住,高猛只会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被洛阳权贵鄙视。

高猛的将来好不到哪去了,接下来,她该先对付高肇,还是高显?

知己,还得知彼,才能想计策,昨天、今天,高显都不在府中,去哪了呢?

尉窈回到门下省的时候,侍中元晖一副忙碌不过来的样子,交给她数纸奏书:“元匡上书弹劾任城王诸多罪状,同时弹劾清河王府第的奢侈超过了宫掖,陛下命我和你书写驳奏,明天早朝前呈到东极堂。我一人忙不过来,你看看,任城王、清河王……你选哪个?”

第379章 尉窈初次写驳奏

广平王元匡极有才华,也在门下省任职,和尉窈的官职一样,都是次官“给事黄门侍郎”,不过元匡司掌的事务是“谏诤纠察”和“斗尺权度”两项。

宗室大臣里,论正直和犟胆,尉窈最佩服元匡,此人生来一双鹰目,好弹劾同僚,而且是皇帝宠信谁,他就弹劾谁!

言归正传。

尉窈来门下省的时间短,常做的事是出入禁中,在皇帝、门下省和各曹尚书间传达诏命章奏,只有在皇帝召她问答的时候,她才有资格干预朝政奏事。

可是当着皇帝的面赞、驳奏事,与提前裁决大臣奏事、之后呈交给皇帝阅看,是两回事!

前者可以察言观色,随时改变应对策略,后者落字为实,一旦忤逆皇帝的意愿,会立刻被厌恶!

尉窈先提出合理要求:“请侍中让下官阅看奏章。”

她得知道元匡弹劾二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元晖拧着眉头“嗯”一声。

尉窈就近而取,先拿在手的,是弹劾清河王元怿的奏章。

内容是:元怿仗着天子的宠爱,将府宅修缮得堪比皇宫,尤其府宅西北角建了座高楼,形制似皇宫西北角的凌云台,但是比凌云台还高,好比古诗里写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此条弹劾的最后,元匡痛斥清河王借凌云楼台自诩才华,想向世人彰显他的才能凌驾于皇宫里的天子!

尉窈轻吸口凉气。元匡文字简练,通晓古今,才能把古诗和心志恰好结合,使目的明确,直劈清河王的命门。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这一份奏章,就让她增长见识,学到什么叫真的“狠”!

网?址?F?a?布?y?e??????ǔ?????n?????????5????????

弹劾清河王的第二条罪状是:元怿在府宅西北高楼的西南位置,建有广宴宾客的“延宾堂”,延宾堂的形制似北宫苑里西南位置的清暑殿。元怿时常邀洛阳才子、隐士在延宾堂里琴笙并奏,并唱古诗《鹿鸣》。

仍是在弹劾的最后,元匡直言清河王效仿《鹿鸣》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