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8(1 / 2)
死的元晖!真是一条喂不饱的饿狗!
别看元晖最恨尉窈,可是涉及到尉窈的事,他最不敢耽误。刘胄一离开,他立即让下属去华林园查,一个时辰后,就把前因后果禀给了皇帝。
小人就得更刁钻的人治!
元晖愣是没敢添油加醋,说一句尉窈的坏话,当窥见皇帝对尉窈处事的满意神情时,他庆幸自己选择了公事公言。
元晖退下后,皇帝暂停公务,思量。如今形势,他还得重用尉窈,想掌控住此臣、继续信任的唯一方法,便是差赵芷外任。至少高肇、高显立稳朝堂,能和宗王抗衡前,不能再把赵芷留在禁中!
不然这母女俩,一个在羽林精锐里树立威望,另个在门下省总典机密,未任侍中,胜似侍中,他实在不能不顾忌。
正好,朝廷得到密报,鲁阳蛮人正意图聚众造反,他原本想差七兵尚书李崇去剿杀蛮贼,那就改派赵芷去,如此的话,他既可以留李崇在京震慑虎视眈眈的各宗王,又给于劲腾出时间,让其重新树立威望,把禁军统帅之权从四叔元羽手里接管回去。
思虑到这,皇帝又开始头疼元羽,他吩咐宦官杨范:“去禁军署,看元羽今日可当值?”
自从元羽统领禁中,其身不正,各营的兵卒自然屡屡不听武吏约束,时间不长,御史台就开始弹劾羽林、虎贲欺凌百姓之事,最恶劣的是,本该守护洛阳城的官兵,竟于光天化日抢夺胡商的财物,这种行为和恶匪有什么区别!
杨范和广陵王元羽一起来东极堂了,前者神色尴尬,元羽则兴冲冲。
皇帝忍着气问:“四叔,赢钱了?”
第367章 高显的嫉妒
元羽立即端正态度:“臣知错,再也不敢了。”
这种保证话,皇帝全当元羽在放屁,然而眼下没合适人选能暂时代起禁军统领之职,有才能的出身不够,比如李崇,出身够的不能完全信任,比如任城王元澄,可信任的又欠缺才能或出身,比如于劲和杨大眼!
皇帝只能再一次训诫:“宫掖禁军是京都诸军之中最重,不容半点疏忽。先帝在时,常夸赞四叔是邦之彦士,朝之贤才,朕就再信你一次,往后必须担起辖护职责,莫使过失之音,再传到朕的耳中!”
元羽诺诺称“是”,可是一出来宫殿,就把赢来的钱塞给杨范,当着殿外许多守卫的面公然行贿:“下次陛下再查禁卫署,你还和今天一样,装瞎别告状。”
冤枉啊!谁装瞎了?只是没来得及开口!
杨范一口气憋在嗓子眼,赶紧后脚追前脚回殿内,将一把铜钱呈给皇帝,哭着表述自己只忠心天子。
说回尉窈。
她送高家四人去新宅,对方来洛阳这一路,坐厌了车,想步行,尉窈半点不勉强,边陪着他们沿宫墙外面的街道走,边向他们讲述路过的风景,风景里有何典故。
“平原公,看,西北高地上矗立的那座城,叫金墉城,曹魏时候建的,先帝才迁都来洛阳的时候,皇宫没建好,先帝就住在金墉城……”
“平原公,那道城门叫承明门,是西城墙北边的第一道城门,‘承明’二字是先帝命名的,没有名字前,洛阳人习惯称它为‘新门’。”
“平原公瞧,那边列肆繁错的集市在汉代就有了,叫金市,在金市游逛的人,大多是厚禄尊官……”
“咱们现在是一直向南走,平原公,听到水声了么?”
“听到了,听到了。”高肇眉开眼笑地点头,谁不喜欢被奉承呢?尤其离开皇宫前见识到这位尉女官的厉害,被厉害的官员……还是这么清秀的女官奉承,他心里那种得意劲儿,别提了。
看来以后得多读书了,不然满肚子奉承回去的话,因为不会说而不敢说!
他有多开怀,他的弟弟高显就有多不满。凭什么啊,封的爵位都是“公”,他也是天子的舅舅,凭什么因为高肇排行在前,就句句被恭维,视他而不见。
“我……”高显刚要说“我也听见了”,尉窈却又只对着他兄长讲述:“水滔所在叫‘蒙汜池’,‘蒙汜’的意思,是指太阳落下的地方,平原公要是对‘蒙汜’的典故感兴趣,我廨舍里就有古籍,我自己写的解释,明日拿来送给平原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