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7(2 / 2)

加入书签

王显再述于宝映姊妹的家事:“于劲的家眷来京后,在不少场合听到恭维,尤其于贵人被选进宫后,京中权贵纷纷称赞于宝妃该为王妃。既然陛下许京兆王去景阳山射猎,于宝妃也想去,于劲家又有再嫁女进王府的意思,陛下何不听从天意,促成姻缘?如此便能堵住京兆王的抱怨,给他一门出身荣显,且具贤名的王妃。”

元恪思量,以于宝妃在宫里都学不好规矩的性格,嫁给元愉,京兆王府肯定被闹地鸡飞狗跳。如此,于劲一家跟元愉结亲似结仇,元愉的名声被于宝妃拖累,臭声会更加远播。

“可。此事你安排好。”

谋士得想陛下所想,方能被重用。王显欣喜应命,心里又生出新主意,他得在民间寻几个相貌和杨奥妃相似的女子,到时送给京兆王为妾。不,此事不可拖,先在奚官署找个合适的宫女,送去华林园侍奉京兆王。

中书省廨舍。

皇宫内寺的钟声响了,尉窈在声吵中暂时放下公文,把看过的全撂到一边。

一声声的钟音里,她起身踱步,用片刻闲暇思考陛下安排姨母高月恩进宫担任“女侍中”的事。谋士执棋,如果只想三步,早晩会死在别的谋士布的局里!

“高月恩……高家……外戚……”

第345章 告别

“高肇。”尉窈独处廨舍,也仅口型吐述这个名字,没有出声音。

前世皇帝的舅舅高肇权倾朝野时,尉窈已和奚骄失去联系,她十九岁枉死的那年,仅从宗隐的醉话里听到高肇是害彭城王的祸首,至于高肇进入朝堂的时间,怎么一步步受宠专权,又是怎么害彭城王的过程,她一概不知。

这样也好。

免得她思考对策时,受前世记忆的影响。重活一世,她改变了,身边的人就会改变,要是执着于前世经历,就相当于在新棋局里蒙眼走老路。

“高月恩进内宫占住重要位置,是陛下要特意抬举母族势力,那么抬举高肇的第一步,是何官职?”

随着思路,尉窈扫视满屋的公文,她读书之余的时间,每天少睡、减一顿饭,全用在阅读各曹各部的公文上面,为的就是广记消息,待需要分析问题时,在脑海里随时抽取而用。

“明白了,任城王被免去尚书右仆射后,此职一直空缺,任城王几次三番推辞陛下授他的州官,非不愿离开朝堂中心这么简单,还在试探陛下许不许他复右仆射之职。”

按道理,任城王的功劳远远超过犯的错,又是陛下的长辈,恢复原职不过是一纸诏书。陛下装糊涂,那么右仆射一职,便是陛下蓄意留出来的。

姜真是老的辣!

尉窈自愧不如,她思考此问题,竟比任城王迟了这么久!

继续揣测没有意义了,尉窈已有筹划,恰好内寺的钟声停,她重新阅看公文。

北宫苑西侧的北海王府。

谁能想到呢,白天威风凛凛的太傅元详,正在母亲寝室的外间罚跪。

原因是高太妃从瑶光寺回来后,越想被尉窈算计的事越窝囊,然而朝廷的旨意不可违背,可是元详下朝知道这件事后,没当回事,竟想用府里的粗使仆役和宠妾替换,代替宠妾去奚官署劳役。

高太妃的怒火终于找到发泄口!

“我让你分不清轻重!”

“为了群物件似的贱妾,把我们母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