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1 / 2)
然,他刚走,广陵王阴沉下脸说:“难道我等只能为鱼?不敢弱、不敢强、也不敢中庸!”
任城王把釜中的茶给对方舀一碗,自己一碗,然后道:“陛下的性子,得等明、后年才能看透。我还有老母要养,只能以拙计退出辅臣之列,旁观静待。”
广陵王:“赵芷……”
“不要让她打探消息!以后她和我各走各的路,你除了那点破事,尽量别扰她。猛士有自己的运,只要她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当她的运数强过我们时,自会帮助我们。”
五月十五。
北蕃六镇大旱的公文急报至朝廷,太尉遣侍中杨播出使恒州赈灾。
尉窈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过了好几天,前世这个时候她在平城,根本不知道朝廷派过官员来赈灾,因为北镇的难民成群结伙涌进了恒州地界,平城四郊不断发生富户、农户被抢的传闻,令城内的百姓人心惶惶。
可怕的是,民不安枕的恐惧一年甚过一年!
第292章 陈留长公主
“想什么呢?”
元茂来了,见她坐在书堆里发呆,摆摆手叫她回神,帮她把几根碎发挽到耳后。
二人定下七月中旬的婚期,彼此相处跟从前当然不一样,元茂只要不忙,午饭时辰便来秘书省,俩人若能同天下值,元茂也过来接她,送她回劝学里。
尉窈说道:“我在想杨侍中去恒州赈灾的事,我恐怕杨侍中会徒劳往返。”
她接着解释为何如此推断。
“去年我在中书省整理旧的诏令,看到了太和十八年九月,孝文先帝亲考百官政绩的奖惩文书,都是草稿,里面有尉羽政绩怠惰被罚的记录。”
尉羽是现在的恒州刺史。
“之后,我又从中书省的官吏闲聊中听到些传闻,他们说尉羽是自己奏请适应不了洛阳气候,称他年纪大了,想举家迁回旧都度过晚年。恰好你父亲调回洛阳,恒州腾出了刺史职,尉羽才有机会回北境。”
“一个一心想木落归本的官员,会因为朝廷空派一名侍中官,就开仓施粮么?而且救济的非本州百姓。再者,万一恒州也有旱灾呢?”
元茂想起一事,立即说:“你提醒我了!你还记得长孙无斫么?”
尉窈点头。
元茂:“去年年底,奚骄收到长孙无斫在平城给他寄的信。无斫为了抓捕逃犯,从平州一路追到恒州,他说恒州边远地方的驿站都空了,有的被流民当成了聚集地,平城城内也远不如咱们在时繁华和安稳。尉刺史要是有能力,岂会让恒州在短短时间里变成这样?”
平城是二人生活了那么久的地方,种种不好的变化,就似在他们美好的回忆里添抹污浊,气愤又无奈。
尉窈见他心情沉闷,歪着头在他眼前笑:“茂郎,我们不说这些事了。你没发现今天我这里多了好几箱书么?”
“你再唤我一声茂郎。窈窈,你唤我,唤我。窈窈、窈窈窈窈……”
“茂郎。”
元茂开心极了,咧开嘴笑,这才看着几箱书问:“是不是河东大族裴氏献的藏书?”
二月至四月,萧齐的冠军将军裴叔业归降,彭城王率十万铁骑去接应,大破齐军。裴叔业没来得及进入魏境就病逝,但他的族人、属吏众多,来到洛阳后,立即献出大量珍贵藏书以表对魏的忠诚。
尉窈:“猜对了。令史把这几箱交给我整理,你看这两册上面记载的,原文出自《周易》里的一段,这册一直收藏在宫中典籍库,你手上拿的这册是裴氏的献书,你只看郑玄做的注解部分,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内容?”
元茂神色慎重了:“真是如此!哪个对、哪个有误?”
尉窈:“不好说。令史交待了,发现这种情况,我除了把书册挑出来,做标记,还得把内容记录下来,按类整理分箱存放。所以啊茂同门,今晚我不回家了,你别等我下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