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2 / 2)

加入书签

“这月起,由我出试题评定你们的诗学成绩,成绩为优的,免当天的役活。”

十六名宫学生的眼睛全瞬间睁大一圈,望向尉窈的目光既激动又复杂。从成为俘虏没入奚官,她们的生活跟从前天差地别,每天劳累不说,还得忍耐责骂和动辄的鞭打。

现在讲师说,只要考好了,就能闲上半天?

这种好事她们做梦都不敢想啊!

这些孩子紧接着忧虑,忧虑尉讲师说的话在奚官署管用么?

当然管用!

江书女把两个小宫女拨给尉窈时,尉窈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位三品女官可以调配奚官署里宫人的役活。那她当然要抓住这一点作为宫学生的奖赏,不然还能赏什么?哪怕赏张纸,都会被贪婪者抢夺走。

尉窈:“现在开始上课。昨天我问过宫学女官,《风》篇之诗你们都能背诵,具备一定的识字、训诂基础,为了精确你们到底掌握多少,开始考试,一共十题,答出八道者为优。都愣着干什么?准备笔墨!”

整个屋里立刻充满不用言说的雀跃。

午时下课后,这十余宫学生才明白,被她们看得很重要、必须服从的役活,只不过是宫学女官与劳役区宦官随随便便的一句话。

她们,居然真提心吊胆闲到了第二天清早。

此为后话。

且说现在的朝政大权,主要握在咸阳王、北海王、任城王三亲王手中。他们以一偏角宫室作为处理政事之枢要,通过赵修等侍从、王遇等宦官和斋宫往来传递皇帝的诏令批复。

天色初亮,王遇捧着诏令来了。

咸阳王元禧奇怪道:“怎么又是你?几天没见赵修了,死了还是伤了?”

赵修是陛下跟前的第一宠臣,如今只有掌兵权的元禧敢打趣。

第210章 听没听过胡国珍?

“赵侍卫前些天惹陛下生气,陛下令他回家思过了。”王遇一句话带过,把诏令和已批的表文交给咸阳王。

这份表文的内容,是奏请朝廷遣侍臣巡行郡国,考察民情疾苦及各郡县守令的政绩。皇帝已批,不过在表文后面,列了几条已定的官员调配。

授郭祚为吏部尚书。

授尉彝为左将军。

授元志为司州别驾。

授尉羽为恒州刺史。

授崔休为渤海太守。

授崔光为侍中,修国史。

授孙惠蔚为冗从仆射。

郭祚是咸阳王举荐的,尉彝是任城王举荐,崔休是北海王举荐,孙惠蔚早前是东宫侍讲,深得新帝信任。

一纸表文里,各方势力角逐,众辅臣存的是私心也罢,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