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1 / 2)

加入书签

胜过数年安逸环境的成长,母亲,我想外出游历,我想看看司州之外、大城之外的百姓是怎样生活的!”

“我想知道这世间的辛苦,到底有多辛苦!请母亲成全孩儿的志愿吧!倘若继续安逸下去,孩儿怕仅存的这点胆气也没有了。”

尉茂过来,拍着二兄肩膀鼓励:“儿郎就该敢于闯荡!”

陆萝一脚把尉茂蹬个趔趄,骂:“儿郎、儿郎、儿郎,仿佛多个壶嘴就能把天戳破一样!没有我生你们,你们兄弟现在还是三缕屁呢!”

尉豹急着学做事,匆匆至松林别院又匆匆离开。他没走多会儿,尉窈一家人回来了。

今天时间紧,没选中屋宅,和牙侩定好了后日再去看房。

次日下午,尉窈想起那天遇见的恌小童,就和阿父阿母建议去果园游憩。鸟语花香委实令人神清气爽,铺上毡席,尉骃夫妻俩童心起,在附近拣掉落的果子,尉窈则徐徐出声背诵文章。

元恌来了,隔着老远看见尉窈后,嘱咐武士都停在原地,不许再跟着他。

“你也在学习?”元恌给尉窈看他手里的诗章,问:“这首诗你学过么?”

尉窈看清是《邶风》篇的《击鼓》,说道:“学过。”

元恌:“这首诗《序》的解释好复杂,昨天夫子讲了两遍,我装着听懂了,可是我没听懂。你能给我讲讲吗?慢些讲,很慢很慢地讲,或许我就能听懂了。”

尉窈笑着点头,讲道:“《序》释里讲述了宋殇公即位时期发生的事,这段解释提到了一段古籍记载,古籍是什么名,你知道吗?”

元恌:“这个我知道,叫《春秋传》,是古人对《春秋》补充、引申所作。”

“那夫子跟你说这段记载出自哪部《春秋传》了么?”

“没有。”

“出自《左氏春秋》,也叫《左传》。我现在把这段记载用白话故事讲给你听。”

“好啊好啊。”元恌高兴地鼓掌,他最愿意听故事了。

尉窈先在地上画若干圈,在圆圈里分别写“鲁、卫、宋、郑”等诸侯国之名,用树棍点着代表“鲁国”的圆圈,开始娓娓讲述:“话说鲁隐公四年的春天,这一年也是卫桓公十六年,这年的春季二月,卫桓公的弟弟州吁谋害了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从此掀开了卫国弑君上位的恶习。”

“你看《序》言的第一句‘《击鼓》,怨州吁也’,民众为什么怨州吁?一怨州吁弑君,二怨州吁以暴戾治国。我们再讲回《春秋传》记载,原本鲁隐公和宋殇公……”

一个时辰,在尉窈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里过去。元恌终于捋顺了此诗《序》的解析和隐藏含义。一窍通,百窍开,他再读《击鼓》诗句,之前不理解的情感如山径之蹊,章句间豁然而通!

“窈学子,原来你真的学得很好,你比我们夫子还厉害!”

尉窈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我只是恰好找到教你的方法。”

她在地上画一个水罐和一个浇花壶,罐腹比壶腹圆大双倍,再在罐、壶中间的下方位置画一根禾苗。

尉窈给这孩子解释:“把罐譬喻为你的夫子,禾苗譬喻为你,花壶譬喻为我。你看,夫子盛装的知识远多于我,但他浇(教)你时,如泄洪般狂倒,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么多,被冲得东倒西歪,连哪些知识是要点都分不清,当然难记住了。而我教你时,嘻,点滴浸润,虽然一个时辰只讲这么一点,但你全记住了。”

“你今天记一点,明天记一点,一个月加起来的话,并不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