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从未想过有人会如此珍视,更没想过能值这么多钱。

而且,还能帮到兰叶,帮到村子……

“叶子……”老村长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用力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成!德爷爷信你!这活儿,我接了!不光我!”

“我去把老李头、张婆子他们都叫上!”老村长猛地站起身,佝偻的腰背似乎都挺直了几分,浑浊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燃烧着久违的干劲和一种近乎虔诚的责任感,“他们的手艺,当年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一等一?荒了这些年,是时候捡起来了!咱们老哥老姐几个,豁出这把老骨头,也得把这礼盒做得顶顶巴适!让城里那些人瞧瞧,咱兰家村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还没断根!亮堂着呢!”

兰叶看着老村长眼中那簇重新点燃的、充满希望和干劲的火焰,心头也涌起一股暖意和敬意。他没有多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目光沉静而认真地落在老人身上,唇角带着一丝笃定的弧度,笑道:“德爷爷,有您和几位老师傅出山把关,品质这块我就彻底放心了。”

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确定性,“您放心,您的手艺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真功夫,和我们地里长出来的东西一样,靠的是实打实的底蕴。就像刚才那位要买笔筒的VIP客户,城里识货的人,自然懂得这份价值。我们好好干,大伙的未来日子会红火的!”

他没夸张说会卖的有多火爆,会赚多少多少钱,只说大家都会过上红火日子,这比任何承诺都让老村长安心。

第34章

老村长能当上村长, 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

不到一个小时,他的家就成了临时的“VIP礼盒工艺指挥部”,兰家村沉寂多年的几位老篾匠全部到齐。

头发花白, 眼神却依旧锐利的老李头,手指关节粗大却异常灵巧的张婆子,还有话不多,手上功夫却最是细腻的周三爷。连同老村长, 四位老手艺人围坐在敞亮通风的堂屋里,对着兰叶送来的简易设计图,还有几份不同规格的样品(红玉萝卜、翡翠露小白菜、水晶胭脂小番茄、腌菜等),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小叶子说要结实好看,还得有咱们村的特色, 都别藏着掖着了, 有啥看家本事都亮出来!”老村长兰长德指着草图,声音洪亮, “老李,你先说。这底托和骨架,咋个弄最稳妥?”

“长德哥,这盒子要承重, 骨架得用五年以上的老楠竹,韧性强, 不变形!”老李头伸出布满老茧的手, 从桌上拖出一根最粗的厚篾片,手指在关节处用力弯折了几下,篾片发出韧性的“嘎吱”声。

“再用老法子,‘井’字打底,加上‘米’字斜撑, 接口用榫卯,比钉子牢靠,也好看。”他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至于承重?放心!百八十斤压上去,都纹丝不动的,我编的谷箩,那是装两百斤的谷子都没变过形!”

“结实是结实了,”张婆子皱着眉,拿起一颗娇嫩欲滴的水晶番茄,小心翼翼地比划着,“可叶娃子这菜金贵着呢!光结实不行,里头得衬得软和,不能磕着碰着了!我看得用细篾加藤皮,编一层软屉子垫着,边角还得包圆溜喽!”她说着,手指灵巧地捻起一根极细的篾丝,飞快地演示了一个柔和的弧形收边。

周三爷一直没说话,只是拿起几根不同色泽的篾片,在桌上默默摆弄着,手指翻飞间,快速编出了一小片繁复而精美的菱格花纹,在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光泽,“提手这儿,加这个。”他言简意赅地将那片小样按在草图提手位置,“不费事,好看。”

老村长点点头,也说出自己的想法,“竹编最怕水汽了(受潮),我看还得桐油布。浸过一遍桐油的厚麻布,晾干了再垫进去,又吸潮又防霉,还有股自然的香味儿,也不冲人。小叶子也说了,现在城里人就爱这个,叫啥子‘天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