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2 / 2)

加入书签

他和林长岁为着这个,上个月初一才刚去城隍庙敬了香求了符,回来后和颜祺闲话时突然说起,小七哥儿好似就是寒月里有的,大概在施饼之后,虽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关联,但做点善事总没坏处。

再者,拿钱做一百个素包给大冷天饿肚子的人,总比丢进寺庙功德箱里更值得。

总之在场的几人有条不紊,皆有事做。

“端碗底,拿袖子垫一下,当心烫。”

霍凌又盛好一碗粥,来取粥的小姑娘挂着鼻涕,看起来只有七八岁,身后还有个更矮的小哥儿,和霍英差不多大,或许更小。

原本两人是牵着手的,这会儿看到他姐姐的手被粥碗占了,改作扯着她衣裳。

霍凌不由再次开口,“你们是两个人,这碗喝完,还可以再来领一碗。”

小姑娘忙道:“谢谢善人老爷!”

又让小弟也跟着谢。

十月半的日子,路上有不少施饭食的,她带着小弟一路领,领到就端回家倒进罐子里,现在天冷,再加点水煮一煮,多攒一些能喝好多天。

不过她不敢把罐子拎到街上,怕有些店家看她领得多,不肯再给。

可穷人家又能怎么办,一碗粥汤只够撑两日,饱一天饿一天,到了第三天就熬不住了。

不过现在去过的几家里,刚刚这家的粥是最厚的,粮食也是最好的。

她有点不舍得和其它的混在一起,端稳了后走到一边的墙根下坐着,让小弟先趁热喝一口。

小哥儿对着油纸里的馅饼咽口水,但知道那是要留到最后吃的,因此小小地喝了一口粥,然后往回推了推。

小姑娘便凑过去,也喝了一口,里面有碴子有豆子,嚼了好半晌才舍得咽。

对此,霍凌难免多看了几眼,这是今天来排队的人里最小的孩子了,怕是岁数加起来都没有十五。

他记下姐弟两个的长相,想着下次要是再遇见他们,能帮就帮一下。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又是姑娘和小哥儿,比小子谋生更难,且还容易招歹人,说是能给口饭吃,实则不知把人拐到什么地方去做下九流营生。

他过去就不是心肠硬的人,现在当了爹,更看不得这些。

素包是最早没的,三百个馅饼送出一百个,且还要不断做肉馅饼,因庙前街馅饼,在保家镇绝对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好些来城隍庙的香客路过时都会要几个带走,不然就觉得白来了一趟。

做馅饼需久站,难免还要弯腰,颜祺站久了,不觉左右活动一番,抬手捶了捶后腰。

正逢叶素萍从铺子深处走过来,说要替他一会儿,让他去后面歇息。

“两个孩子都在篮子里安生着呢,奶也喝了,尿布也换了。”

颜祺在原地挪了挪脚,想说自己不累,可又的确想去看看孩子,便让出地方道:“那麻烦大嫂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叶素萍撩水洗了手,挽起袖子就开始干活。

馅料和面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只是包馅饼和烙馅饼,别人也能干,不一定非得是颜祺。

过了不久,赶着车去镇上民巷中卖鸡蛋的霍峰先回来,跟他前后脚的还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