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他俩第一次见到山神牌,生怕做错什么,全程都大气不敢出,恨不得连霍凌先抬哪只脚都记住。

拜完山神,颜祺上前抱起酒坛,倒了三碗酒。

一碗由霍凌敬神酹地,另外两碗则分别由赵家两兄弟敬给霍凌。

关内拜师都是敬茶的,但关外不产茶,这里天寒,大多数人都好酒,因而一向是以酒代茶。

不过也有人喝不了酒,像是颜祺,他身为霍凌夫郎,赵寅生和赵辰生拜了霍凌当师父,也该敬他这个师母,用不得酒,就用一盏子糖水代替了,总归要有个改口的过场。

屋里的霍英看得张大嘴巴,扭头问她娘,“娘,我以后也能拜师么?”

叶素萍笑道:“你不是要去学堂念书?到时也要这么拜夫子的。”

“夫子也拜山神么?”

叶素萍摇头,“夫子不拜山神,你春树哥不是给你讲过,读书人都是拜孔子的。”

“孔子是谁,怎么和夫子的名字这么像,他们是一家人么?”

霍英嘀嘀咕咕,摇头道:“听不懂,听不懂。”

叶素萍也说不出孔子是谁,她照样只知道这么个名字,好在外面的事情结束,人已开始往屋里走,霍英跑出去,把刚刚的疑问抛诸脑后。

——

没到进山的时节,霍凌这个新上任的师父能教的东西有限,暂且只每天卖完馅饼后到家,把人叫过来,发两把弹弓,对着地上的草靶子练准头。

弹弓用好了,在山里可以示警,也可防身。

这之外,再讲些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

赵寅生和赵辰生没有不耐烦,在霍凌这里练完,回家也继续练,过了十日左右,已经算是掌握些窍门,不会指东打西。

这说明两兄弟起码不笨,将来教别的,想来也学得容易,对此霍凌很是欣慰。

如此到了二月中,叶素萍肚里的孩子已是足月,不知哪天就会发动。

因为觉得日子到了,孩子迟迟不肯出来,霍峰为此提前请来马胡子的媳妇,让她帮着瞧瞧。

马家媳妇接生过几十次,来了后摸了摸叶素萍的肚子,又把汉子都打发出去,半晌后将人重新唤回来道:“左不过这两三日了,过了三日再没动静,就得找我家那口子来,开一剂汤药催一催。”

叶素萍生霍英时可没这档事,不由问:“孩子不会有事吧?”

马家媳妇道:“不会,有些孩子就是沉得住气,只要不过我说的时日,不会出差错。”

接下来不仅霍峰和叶素萍提心吊胆,霍凌和颜祺也同样。

“只听说过孩子早产的,不知还有过了时候不愿出来的。”

颜祺摸着肚子,满面愁容。

“希望我肚子里这个是乖巧的,别早也别晚。”

“现在想那些还太早了。”

霍凌给他端碗水,问他喝不喝,小哥儿摇摇头。

于是霍凌蘸了点滴在桌上的水,用手指搓了搓颜祺的眉心。

被他搓过后的眉心凉凉的,颜祺闭了闭眼,再度睁开,那股忧心的感觉好似散了些。

他决定听霍凌的,少想那些有的没的。

好在叶素萍没有到要喝汤药催生那一步,马家媳妇来过的第二天晚上,正是各家熄灯上炕的时辰,她忽而喊回出去倒洗脚水的霍峰,说要生了。

霍峰直接连盆都给扔了,套上牛车就往麻儿村赶。

霍凌则先把家里的狗都拴好,免得吓着人,接着跑去相熟的几家,敲门请各家生养过的妇人和夫郎来帮忙。

在生孩子的大事面前,没人会嫌夜里出门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