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1 / 2)

加入书签

人, 是想象不出这件事的艰难之处的。

山中草木遍地,高低错落,尤其现在过了花季, 望着就是绿油油的一大片。 w?a?n?g?阯?F?a?B?u?y?e?ⅰ??????????n??????????????????

而山参的叶子也没什么稀奇, 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错过。

不过几代赶山客流传下来的做法还是管用的, 颜祺左边是霍凌,右边是肖明明, 都隔着两根棍子的距离,他本以为自己会走神,实则按照霍凌所说,眼睛跟着棍子尖走, 真的能做到专心致志,一寸一寸地看过去。

此时除了霍峰和霍凌, 剩下三人心里都牢记着参叶子的模样,走得有些慢, 生怕错过, 霍凌和霍峰就要快一些,但看得出他们两个也有意放慢步子。

毕竟在山里行走,相隔太远就意味着危险。

为了避免大个儿和黄芽儿乱跑扰乱视线, 两只狗是一左一右分开走的,各自站在他们队伍的最边缘,一个跟着霍峰, 一个跟着霍凌。

因为都是公狗,每走一段路就能看见它们两个抬腿冲着树根下撒尿, 既是标记,也能驱赶想要靠近的一些野兽。

“叮铃,叮铃。”

和以往几日的赶山不同, 今天大家都很是安静,山风之间唯闻铜钱相碰。

即使如此,没人觉得枯燥。

要知道哪怕是一株最不值钱的“灯台子”,也能换十几两银子,一家三口人省吃俭用的话,十几两足够花上一年的。

就像有人在山上撒了把银子,让你去捡,说好捡到了就归你,大约换了谁来都能沉下性子慢慢找的。

走了快一个时辰,还没什么收获,连参幌子都没瞧见,翻过山坡后正好有一道山溪连着小瀑布跃然眼前,霍凌指了指临水的平地。

“在这歇歇脚,正好打些水。”

山地上总会有凸起的石头,扫一扫就能坐。

三个汉子拿着水囊去打满了水,顺便洗了把脸,接着换颜祺和肖明明也去洗了洗。

大个儿和黄芽儿等人用完了水,才凑上来找了个地方站稳,把嘴筒子探进水里舔着大口喝起来。

接下来的一整日都是一样的行程,霍凌定方位,五人一起压山,在响动的铜钱里搜寻着山参的踪迹。

然而到了下午,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天黑的时候,依旧没有收获。

看来之前瞧见的参确实是没有了,不是被野兽踩没了,就是被刨出来啃了。

“准备回去了,晚了看不清山路,明天再来。”

霍凌对此很是淡然,找山参本就是靠运气的事,有的是人日日进山,整个参季都过去了依旧一无所获。

因这事本就难得,大家倒也没多灰心,下山路上还爬上树戳了一对猴头菇,摘完了一棵倒木上的木耳,揪到了两把腰子草。

晚上到家,在门前山溪提了渔网出来,里面有条挺大的鱼在扑腾,力气很大,霍凌觉得要是晚来一会儿估计就能把网撞破跑了。

“这鱼肯定是吃肉的,长这么大。”

颜祺蹲下来看着那条缠在网里的鱼,用张开的手掌比了比,足有三个手掌那么长。

“细鳞,什么都吃,虫子、虫合虫莫、比自己小点的鱼,能吞的都敢吃。”

细鳞算是山溪里少见的大鱼,别的鱼最多长到三四寸长,不比这个,捉一条够好几个人吃一顿的。

霍凌扯了水草穿过鱼嘴,让两个小哥儿摸了摸鱼身子,细鳞之所以叫细鳞,就是鱼鳞很细的意思,但是没到可以不刮鳞就吃的地步。

因为鱼鳞细小,刮起来还挺麻烦,这里的人都习惯抹点醋,过一阵再刮,鱼鳞就会变软,还不容易伤到鱼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