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2 / 2)
机甲技术向来是三大星系最高机密,也是厉行和欧文的知识盲区。
厉行家只深入研究信息素,对机甲技术的认知还停留在初代研发阶段。欧文也不敢在星际网上留下他曾获取机甲相关资料的痕迹,但这刚好是蒙望的领域。
“三大星系造机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在太空环境作战的能力,”蒙望说,“这些机甲驾驶员居然没有例行太空实景训练,作为战时防护堡垒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太不合理了。”
“有模拟训练,”欧文指出,“太空实景训练很耗费燃料,洛斯星系占有星域最小,资源有限。”
“再真实的模拟训练,驾驶员也知道那是模拟。”蒙望说,“和在太空实战不一样。”
“和飞船模拟训练的区别在于?”欧文不理解,“我确定太空飞船驾驶员可以采用地面模拟训练的模式。”
“驾驶机甲战斗和驾驶飞船战斗的区别非常大,”蒙望说,“飞船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在飞船上得到满足。我们四个就现在状态能在太空环境里飘20年。”
“但机甲没有那么多功能,任何一个驾驶员都知道机甲在太空环境破损意味着什么——”
“死亡。”欧文说。
“是的,机甲驾驶员在太空中没有退路——驾驶舱脱离功能在太空环境可以忽略不计,”蒙望说,“太空环境黑暗、复杂,充满危险,驾驶舱的材料和结构根本无法在太空里保护驾驶员。而且没有人会在太空捞驾驶舱,那比大海捞针还难。与其脱离机甲,都不如继续驾驶机甲寻找降落可能。”
“机甲驾驶员要习惯独自在漆黑的真空环境作战,要做好随时面临死亡的准备。许多地面模拟训练成绩优秀的驾驶员都不具备克服那种黑暗的心理素质,”蒙望说,“所以机甲驾驶员必须定期进行太空实景训练,虽然会消耗大量燃料,但相比于一台机甲的造价,那点儿燃料不值一提。”
厉行重新翻阅数据,“这些没有太空实景训练的驾驶员都有问题?”
“对,”蒙望斩钉截铁道,“每一台机甲都独一无二,在不同的人工智能辅助下,不同驾驶员会形成毫不相似的驾驶习惯。而这些差异会反应在他们的驾驶数据中,无法隐藏。”
欧文进一步筛选数据,“我想确认一下,你所说的差异,不会体现在地面训练数据中?”
“是的,”蒙望说,“你可以理解为机甲驾驶员能控制他们在地面的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地面操作太简单了,他们轻易就能完成教科书上的完美操作。”
“存在不受影响的驾驶员吗?”欧文想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
“存在,”蒙望说,“很少。”
“比如?”
蒙望礼貌一笑,没说话。
厉行:“……”
欧文没理解:“比如?”
厉行答:“就是他们,最早从γ-111爆炸起就进入了消失状态,γ-111军事堡垒的机甲驾驶员,却没有相应训练……他们被申良扣留在航母上执行了人体端口实验。他们是实验室最后一批实验体。”
厉行多次在实验室听到过他们的声音。这批实验体身体条件好,实验成功率很高。
或许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