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5(1 / 2)

加入书签

于是聪明的猪猪发现了第三条可能。

既然选不出来,那就两个都不选啊。

他开始思考别的主将人选,然后发现……有点难找啊。

出征一个小小朝鲜,自然不需要出动仲卿和去病,但张次公李息之流没有当主将的能力。

赵破奴倒是可行,可惜他此时正在西域屯田,忙西域都护府的事情呢,而另外一个有能力的将军苏建……

刘彻派兵去哀牢山中找过他,里面环境实在太过恶劣,莫说是寻到苏建了,那几波士兵都差点没能出山。

他倒是有几个看好的小将,赵充国李陵之流,不过这几个还处于初出茅庐阶段,直接派去当主将可能驾驭不了这么多士兵,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诶!一张人脸从脑中闪过,刘彻突然有了人选:“程不识。”

程不识和李广一样,都是驻守在大汉边境的名将,但因为他一辈子没打过败仗,仕途平坦,外号不败将军,没有那种李广难封的遗憾感和慷慨悲歌的悲壮感。

加上他和司马迁关系生疏,王勃也没写他,所以后世知名度不高。

后世知名度不高不要紧,没打过败仗才最重要,程不识和李广在治理军队方面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路子,李广治军散漫,程不识却做任何事都稳扎稳打,军纪严明,他对士兵的训练强度非常大,导致士兵们都很讨厌他。

二人不同的治军理念导致李广军队得到了宝贵的安逸和快乐,而程不识军中士兵却只得到了区区生命啊!!!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闻棠的反应:哦,程不识啊,那稳了。

什么是口碑,这就是口碑啊!

先给程老将军上一批大汉最精锐的武器装备!

刘彻仿佛从闻棠眼神里看出敬佩。

臣子眼中的敬佩,他早已习以为常,这就是朕,一个总是做出英明决策的皇帝。

英明的皇帝做完这个决策后开始让桑弘羊给他搞钱当军费。

桑弘羊:其实我预测了陛下的决策,早已做好搞钱准备。

这叫防患于未然,不是跟谁学的,是有了这么一个烧钱陛下之后自己悟出来的。

翻一遍去年收上来的赋税名单,其实这些库存足够当去打朝鲜的军费,毕竟朝鲜又不像匈奴那样需要大量战马和甲胄,也不像南越需要高强度的后勤补给。

但他不能动这钱。

因为数月后陛下又要去泰山封禅了。

不光封禅费钱,封禅路上肯定还要边走边盖用来祭祀仙人的宫殿。此外,陛下一高兴,还会随手赏赐当地百姓金钱财帛。

重臣不好当啊,皇帝说了第一步,他就得想到第二步,第三步。

关于此次军费,桑弘羊谋算片刻,心中有了主意。

自从发行五铢钱后,只有上林三官有铸造这种制造精良的钱币的工艺,导致私自铸钱的□□贩日益减少,只真有水平的工匠或者大奸之徒才私自铸钱。

但真有水平的工匠薪资待遇都很高,犯不上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造□□,而那些大奸大恶之徒都被抓到牢里,等春天时去打朝鲜呢。

桑弘羊:是时t候再查几个□□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