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2 / 2)

加入书签

能看出来汉是真没怎么把朝鲜当回事,因为这件事甚至都不是辽东郡守发现的,每年来大汉朝贡的国家那么多,大汉肯定不会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是那些被拦着不让朝贡的小国主动给大汉上书的。

小国朝贡,带点自家的土特产,兽皮人参鹿茸海东青什么的,就能得到大汉许多黄金丝绸等宝贝,怎么看都不亏。

刘彻之前赐给霍去病养身体的人参就是这边的贡品。

朝鲜那么贫瘠的土地能给他们什么?山珍土货谁都不缺,他们想要的是高级货,所以纷纷向大汉上书诉苦。

这可不是我们主动不来的,是朝鲜逼着我们不来的,您可千万不要迁怒于我们昂!

“陛下莫气,气大伤身啊。”闻棠劝道。

嘴硬彻:“朕没有生气。”

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朕是皇帝,朕的身体可比那小破朝鲜金贵多了,卫右渠不配得到朕的怒气。

不听话的,打一顿就好了。

这样想着,刘彻舒心多了。

这种程度的战争,随便派两个将军过去就能得胜。

卫右渠坐井观天的时候,刘彻又何尝没有犯轻敌的错误呢?

历史上就是败了,而且还不只败了一次,是整整败了三次。汉军被打得四处奔逃,只不过大汉家底厚,能经得住第二次征兵的折腾而已。

不过现在,在刘彻眼中,汉是绝对不可能失败的,毕竟他连匈奴都灭掉了。

考虑着大汉去年刚打过一次仗,刘彻决定再给卫右渠一个机会,从大行官署中随手点了个使者,让她携带汉节,去劝说卫右渠主动投降,接受汉的诏命,为汉藩臣。

从使者人数上就能看出来,从前去西域、东南等地,都是几十几百个使者,可这次就只简单派出去一个使者。

不过结果大抵全都相同。

使者风尘仆仆地从朝鲜回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此时刘彻在忙,她就先跟闻棠告状,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看起来没少在朝鲜受气。

“大行,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啊好好好,我这就上报陛下,为你做主。”闻棠安慰道。

汉使也不是动不动就想杀人,这名使者清楚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只用口舌,劝说朝鲜归汉。

但奈何他们不听劝啊!

她本来也想像博昌侯一样,弄个兵变什么的,直接武力控制王城,可惜她手头人少,势单力薄,城外没有大汉数万大军托底,于是在朝鲜王都王险城(今平壤)停留数天,眼见劝说不成,只好悻悻归国。

说到此处,她抬头试图观察闻棠脸色。

说实话,她在王险城中有些忐忑,怕卫右渠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直接暗杀自己。可真出了王城,她又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可真是一个无能的汉使啊。

“无碍。”闻棠十分淡定道,“活着回来就行。”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失落,闻棠又道:“司马郎官曾言,勇者不必死节,普通人如果仰慕节义,也有可以学习的榜样。”

历史上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