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1 / 2)

加入书签

直躲在屏风后面就等着时间到了抓迟到呢。

“众卿起!”

刘彻今天的心情看起来真是不错,没用身边舍人,而是自己宣读诗句规则。

他先起了个头:“日月星辰和四时。”

然后饶有兴致地看着殿下众人思索词句。

这种情况,闻棠选择不出风头,看着别人表演,毕竟殿中有好多位老臣都五六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尽快让人坐下休息吧,可千万别中途累出点什么毛病啊。

此诗难度一般,很快就能做出相应诗句,众人纷纷各显神通,且大都和自身官职有关。

例如御史大夫兒宽便对上一句刀笔之吏臣执之,宗正则是一句宗室广大日益滋,闻棠选了一个中间的顺序,对上一句“万国衣冠俯首来”。

刘彻听着,韵是对的,但怎么觉得似乎是从“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句诗里改编的,有点作弊,但谁让博昌侯深得朕心,朕就偏袒她这一次,坐吧坐吧!

闻棠依次而坐,等她坐下后才注意到,她之后对诗的人是霍去病,也就意味着,霍去病会坐在她旁边。

那晚安塞腰鼓的场面又浮现在脑海中。

闻棠:QAQ

如她所猜测那样,霍去病在对完刘彻的诗后,走到闻棠旁边的席位,坐了下来。

“闻君……”他身体以微小的角度朝她倾斜,悄声道,“许久不见。”

“许久不见。”闻棠转头,同样小声回他,“将军风采更甚。”

虽然两天前才刚在未央宫中见过面,也不知哪里来的“许久未见”四个字,但闻棠此时已无暇顾及这些,只好迫不及待将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殿中其余对诗之人身上,试图聆听他们接下来能对出什么样的诗句。

一句又一句,如流水般滑过,没在她这张被顶级文学家们养刁了的脑袋里留下任何印象。

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在刘彻身上,而刘彻的注意力又都在满朝文武身上,故而没人注意到他俩之间的小动作。

对诗结束,刘彻只一个眼神,服侍的舍人便懂了他的意思,吩咐殿中婢仆开启宴会。

丝帛席、漆木案,玉耳杯、上盛百味佳肴,不过闻棠最感兴趣的,还是那爵用蜀地枸酱酿造而成的酒。

酒体醇厚,色泽明亮,舀一口倒入耳杯中,浅尝一口,尝到味道后,闻棠眼睛都亮了!

这不就是初版酱香茅台的味道吗!

若是将这酒卖到西边几个国家,给他们便宜一点,一金一瓶,每瓶三升(相当于现代600ml),那岂不是能赚很多?

我还是太善良了,闻棠感叹道,果然有良心的人当不了富商,毕竟东汉末年一位叫做孟佗的人只是给张让献上十斛(相当于现代20斤)葡萄酒,就得到了一个凉州刺史的位置,葡萄酒的金贵程度可想而知。

气得后世那些仕途不得已的诗人总是写诗抨击此事。

相对来讲,这酒可比葡萄酒更醉人心脾

每天一个赚钱小技巧,今日已达成。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ⅰ????u???ē?n?2?????????????ō???则?为?山?寨?佔?点

殿上歌舞方欢,俳优献戏,闻棠看得有些意兴阑珊,目光左右流转。

恰好与他眼神对视,视线相逢,彼此都有片刻的失神,像是两个呆掉了的灵魂。等反应过来后,嘴角已经不自觉地打了个弯,闻棠干脆将错就错,努力做出一副礼貌微笑的表情来掩饰,然后转身看戏。

可他却并没有转头的意思。

不远处点燃的膏烛上拖着一簇幽幽缥缈的火焰,烛光中浮现出一双清亮的眼,逐渐与眼前人重合。

视线再次重逢,彼此会心一笑。

这次不用伪装微笑,恰好台上俳优表演到一处有趣的场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