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2)
人赐给他们粮种,降给他们祥瑞之类的话。
好烦哦。
不过他说以后可以派人去教导我们各种先进的耕田方法和手工技术。
那就暂时先不讨厌他们了吧。
“我从前还以为长安全是土地,没想这里居然有如此大的一片湖泊,看起来比我们的滇池还要大。”
滇王说这话,一是感叹,二是示好,自进入到汉境内,他才意识到自己当初问出的那句“汉与我孰大”是多么的可笑,即使是汉都城的一片湖泊,都比他们王国中最大的水域要大上许多。
使者:啊这……
使者脸上露出一个很官方的微笑,回了句谢谢。
滇王觉得他这个笑看起来有点僵硬,但也没太在意,继续赶路了,直到数年后,他才终于知道真相。
这里本来是没有池子的,后来大汉皇帝为了揍我们,专门在上面挖了个池子。
这是滇国和昆明国有史以来最被重视的一次。
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宁愿自己不被这么重视。
时间紧急,大行官署来不及建立新的蛮夷邸,于是将城内一处废弃许久的豪宅重新翻修一遍,供这些人入住。
虽然不是新建的,但对于这些从小在山林水泽之间长大的蛮夷来讲,依旧称得上豪华宽阔、此时已是九月末期,时不时吹来一股凉风,秋高气爽,和南越相比,实在是再舒服不过了,算是他们住过体感最好的地方。
也少见地开始穿能将身体完全遮住的衣服了。
因为冷。
太卜选了个吉祥的日子,各地的君长们来共同朝拜刘彻,在他面前称臣,对他们这些行事随意的人来讲,汉朝的礼仪简直就是煎熬,要跪下后拱手至地,就连头也要至地停留片刻,这叫什么“棘手礼”,麻烦,简直是太麻烦了!
还不如叫“麻烦礼”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呢,整肃仪容、趋步行走、礼乐雅音,每t一步都是规矩。
他们煎熬,刘彻可是享受的很啊,历史上,他只平定了这些地方,但因为区域隔绝,并没有诸王(前)来长安朝拜这个环节。
什么这个王那个君长的,以后统统都是大汉的列侯,只能依照汉律行事。
诸位列侯献上各地土产,表示臣服。
刘彻管理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些蛮夷同汉相比,无论从疆域,还是资源,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天壤之别,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在乎南边这些人进贡的三瓜俩枣,认为这些礼物主要起到一个象征意义。
后来发现,这三瓜俩枣也挺甜。
交趾的薏米、合浦的珠玑、珠崖的玳瑁珊瑚砗磲,番禺的肉桂和龙脑香、郁林的翠羽、哀牢的光珠琥珀琉璃水精……
这些只是普通特产,作为一个喜欢收集各种奇特动物的皇帝,刘彻以为上次西域进贡的孔雀鸵鸟等已经很好了,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自小吃药草,致使肠中粪便能治疗毒病的灵鹿、和能讲人言的鹦鹉鸟。
这灵鹿,一听就和长生有点关系。
这鹦鹉,一听就很有趣。
刘彻根本拒绝不了这些啊!
哦,对了,还有南海侯进贡的荔枝桂圆和甘蕉等,味道也很不错,朕很喜欢,以后命人在上林苑中移栽几棵,至于宫殿名,就叫扶荔宫吧!
知道历史上有这座宫殿的闻棠:这样看来,陛下最爱吃的还是荔枝啊,如果他爱吃香蕉,兴许会给宫殿取名扶蕉宫!
列侯们也不白来,刘彻还送了他们上林苑官署中制造的印绶和许多财帛。
殿中礼乐雅音还在继续,礼官颂德曰:“大汉厚德,陛下布泽,故君长感慕,咸伏其辜,皆献土珍,为汉列侯,颂德汉美。”
颂词写得很有排面,很大气,就是没几个人信。
就连刘据,也觉得这几句场面话有点牵强,南越几十年没来朝拜,西南夷天天造反,闽越首鼠两端,这几年怎么就突然改邪归正,看到大汉的仁德,主动附汉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