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1 / 2)
阶下,这还哪有不下之理?
不过投得太快名声不好听,他们得给自己找个理由。
正绞尽脑汁寻思着呢,突然发现贴心的汉使连理由都替他们想好了。
闻棠拿着能扩大音量的简易版喇叭,用大声喊道:
“我们中原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快来投降啊,前三十名投降的人给发汉之印绶,还能继续当官做吏,带领番禺百姓做大,做强!”
司马迁:……?
司马迁陷入沉思,此话确为好句,不过既是古话,为何他从未听过?
“君侯,这是哪位先人之言,为何我从未听过?”
闻棠:……
其实是后人说的。
这是东晋时期一位叫做习凿齿的史学家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话。
“习凿齿。”霸道君侯下令道,“记住就行,别问。”
按照司马迁这个刨根问底的性格,再纵容他多问几句,估计能把整本《三国志》给问出来。
闻棠离开汉境时带了许多官印,汉朝的印绶并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么大,边长也就二三厘米,方便挂在腰间随时处理政务。
仁嚣后人为城中其他权贵开了个好头,他们便能毫无心理负担地接下汉之印绶了。
“博昌侯!”按照规定,降王应该被士卒软禁起来,但汉使人手不足且赵兴太怂,掀不翻什么风浪,或者说即使翻出风浪,也会被她母亲给按回去,所以赵兴就成了个例外,“本王……我,我的呢?”
当不成王,他也要当侯。
赵兴的底线一降再降。
再不济郡守也行。
看到他这幅模样,任嚣后人心中嗤笑,果真是个不成器的,连接印绶的速度都赶不上我。
“你比较特殊。”闻棠丢给他一个南越侯印,说道,“你还需要和太夫人整顿行装,携带重资前往长安,入朝参拜,方能显示你们的诚意。”
我国都没了,还显示不出我的诚意吗?!
行吧,汉军强大,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番禺城中也有不投降的例外,譬如先王长子和他的母亲,他们俩身份特殊,就算投了,也一定会被赵兴母子报复的,但汉军的兵刃太锋利,他们根本不敢反抗,所以在得知城中发生兵变时,他们第一时间带着一些亲兵心腹出城逃命去了,连家眷都没带。
他们是从王宫后门走的,赵建德对越秀山外围很熟悉,计划翻越越秀山,前往苍梧,苍梧王名为赵光,和他有血缘关系,一定会帮助他们的。
虽然是轻装简行,可因为要躲王宫中军队的搜查,他到达越秀山时已是天光大亮。
好在,后面没有追兵追来。
因为追兵都在前面。
已经休息完毕,精力十足的汉军神兵天降,从山中出来,吓得赵建德一个激灵。
这汉军,怎么比妖鬼还要恐怖啊!
赵建德身为王子,高高在上惯了,平日来越秀山中打猎或祭祀走的都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哪里知道王宫中的奴隶婢女为了能及时完成手中的活计,还能找到比这更近的崎岖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