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1 / 2)
角变得微红,他们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流出眼泪,同时心中不自觉产生一股近乡情怯的感觉。
刘彻想要询问使者在西域发生的事,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到长安时,刘彻就总是询问他外面的事,除了想要从中提取到有用信息,联合西域诸国一起合兵对付匈奴外,也是因为好奇西边各国的风土人情。
而历史上,等泰山封完禅之后,他又开始全国各地巡游了。
所以刘彻还挺想知道他们这一年来的冒险故事,以及,更感兴趣的是西域各国对于大汉的态度。
但他又实在想看箱箧中的棉花和苜蓿种子等。
幸亏大宛马已经被宫中马奴牵到了马厩中,否则他还会再加上一个让自己纠结的选项。
最终还是使者替他做出选择,打开箱箧:“陛下,这些都是臣等在西域时寻到的稀奇种子,请您t过目!”
要讲故事,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即使长话短说,没有三四个时辰,都无法好好描述他们在西域时的热血经历和奇幻冒险。
为了农家能有足够样品,闻棠送来的每一份种子都分量足足的,最少的洋葱种子也有一斤了。
除此之外还有厚厚的一沓纸,纸上每一个字都是闻棠和使团中的农人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后所写的资料,包括产量、用途、种植方法等,甚至还贴心将这些植物的长相都画了出来,方便农家参考,能少走些弯路。
洁白绵软,能做出实惠保暖棉衣的棉花。
营养丰富,对战马有许多好处的苜蓿。
甘甜清爽,能酿制出美味酒水的蒲陶。
……
一张又一张的资料单在刘彻手上停留,看完之后,他叫来农官,将这些种子交给他们仔细种植。
自今日起,一颗又一颗的种子在大汉田间停留,它们扎根在土地里,发芽成长,为大汉的百姓带来便利与幸福。
处理完种子这个政务,刘彻有了大把时间询问西域之事,他顺便还泡了壶能提神醒脑的清茶,方便秉烛夜谈后继续处理其它公务。
几名郎卫文采一般,说不出像司马相如那样有华丽的辞藻,但因为故事本身足够丰富,也能让人听得入迷。
他们告诉刘彻,各国对于大汉的态度——好。
那可真是太好了,尤其是精绝国王带领众人“开城门,迎汉使”的画面,就差把汉使当长辈供着了。
至于那些对大汉抱有轻慢不屑态度的国家和大王,结局很惨的。
使者脑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博昌侯说了,一定要重点表现出我们被大宛人围困时危险的处境。
并且使者还举一反三地强调了闻棠的随机应变和张骞的纵横捭阖,总之重点就是——夸上级。
上级被赏赐得越多,他们就算不能吃肉,也能跟着一起喝汤嘛,而且就看这俩上级经常自掏腰包为他们改善伙食的样子,也不像是不能带着手下们一起吃肉的人。
“陛下,我们已经和西域各国约定好,等今年秋日,他们便带着自己国家的礼物和使者,跟随使团一起来到长安参拜陛下,并与大汉交好。”
万国衣冠拜冕旒。
听到这句话,刘彻略微沉默。
曾经的宣室殿,闻棠口中念出了这句诗,当时正值汉与匈奴的激烈交战期,大汉常胜,虽然国内钱粮不足,府库空虚,但那时刘彻自信大汉一定能灭掉匈奴。
一晃,六年过去了,诗中所言场面即将实现。
那时的刘彻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如今的刘彻年逾四十……
但他依旧觉得自己很强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