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1 / 2)
感到害怕呢,更别说迷信且盛行鬼神之说的古人了。
这时,她终于意识到这些人为什么围在自己周围了。
因为自己上头有人。
啊不对,是上头有神。
闻棠:脑筋一动,开始瞎编!
她说:“你们莫要害怕,我曾在黄泉之下见过此景。”
众人:这都是黄泉里的鬼了,我觉得我们有资格害怕一下。
“仙人说这是那些干了坏事,死后被抓起来接受审判,即将t魂飞魄散,化作虚无的匈奴鬼魂的声音,你们每听到一声尖叫,就证明死了一个匈奴恶鬼,它们以后再也没有作恶的能力了,这是好事啊!”
苏武:“那……那那些没被抓起来的匈奴恶鬼呢?”
闻棠:“你要相信仙人的能力,在仙人手中,怎么会有逃跑的匈奴恶鬼呢?”
“这不是前几年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把单于庭给端了吗,死的匈奴人太多,所以才有这么多的鬼叫声。”
若这是鬼叫声,大家心中肯定会产生止不住的恐惧。
但若这是死掉了的匈奴人的哀嚎声,大家反应就变成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不仅不害怕,还要仔细欣赏欣赏。
当然,也有几人属于例外。
堂邑父等匈奴向导瑟瑟发抖:我们应该算是好匈奴人吧?
算的,一定算的!
闻棠费了好大一串脑细胞才安抚好使团中这些使者。
第二日队伍继续行进,他们原本以为容易陷下去的流沙已经是沙漠中最恶劣的环境了,但事实上,白龙堆中的盐碱地更是难熬。
这种又硬又厚的盐碱壳很磨脚掌,幸亏使团的马都在马掌上钉了马蹄铁,否则定会损耗很多匹战马。
作为出使西域的使团,闻棠他们带着全大汉最好的资源,食物不足等特殊情况下还能从礼品中应急拿出几块红糖补充体力。
饶是如此,他们依旧被折磨得不成样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最能吃苦的橐驼都开始变得疲惫和瘦弱,使团中中暑的人数逐渐增多起来,幸亏闻棠准备充分,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闻棠突然想到,历史上李广利伐大宛的时候,条件本就艰苦,再加上给养不足,主将无脑,那要死掉多少士兵啊!
一片苍茫的场景中,指南针几乎要焊在张骞手中,由他来为大家指明方向,大家才能少走许多弯路。
数天后,熟悉的梭梭草和骆驼刺再次映入眼帘,他们终于走出了白龙堆!
但最大的乱子一般都在最后一刻才出。
使团中的马不知道受了什么惊吓,撂了蹶子,将它身上仅剩的水掉到地上,踢破了水袋,虽然众人已经尽最大能力抢救,但保存的这一点水只够半天的水量。
负责看管水源的人内疚得要死,用力朝着一块坚硬的石块上撞去,想要撞死自己,还好有人及时出手制止,才保住了他这一条小命。
闻棠叹了口气:“现在已经够乱的了,你就不要再添乱了。出事之后,最重要的是想出解决办法,若真想死,待日后出征时死在战场上,也总比现在一头撞死好。”
那人被她这么一说,更愧疚了。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自杀的想法了。
博昌侯说的对,我要死在重要的地方!
张骞告诉大家,这里距离蒲昌海还有大约两天半的路程,无论怎么节省,都不可只喝这点水。
“但大家也不要气馁。”他说,“再往前走便有植物,我们可以从植物根系下挖出少量的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