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2 / 2)
闻棠:……我真没招了。
这可是百姓们给我立的人设,那我只能勉勉强强地接受喽。
只有闻棠手下的方术士们懂了她的话。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f?ū?????n???〇???5?????????则?为?屾?寨?站?点
方术士们说着最封建迷信的话,学着最科学的知识。
这就是反差!
路上条件艰苦,吃食自然也简陋,能维持每天的体力劳动,饿不死累不死就行。
充当军粮的糗糒,轻便携带且能保存很长时间的馕、风干肉脯,豆类、奶酪、炒面(面粉)等,还有红糖,这东西既可以自己吃补充能量,也能当做礼物送给西域各国。
闻棠甚至贴心到准备了些风干橘子皮给大家补充维生素。
他们现在才刚出玉门关,存货很足,但也不能浪费,除了主食,其余都是那名叫做“粟儿”的十六岁朔方女郎带人从周围射来的野雁、野鸭、黄羊之类的动物。
她射术很好,例无虚发,但汉使们射箭的姿势有多帅,从野兽身上拔箭后再认真清洗,仔细打磨箭尖儿,使其再次锋利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粟儿:没办法,资源紧张,我这叫节俭。
饭后,天终于黑了,几团篝火发出橙色的光芒,拂去黑暗,照亮视线。
许多人围在闻棠的篝火堆面前,仔细观看她手中的动作。
闻棠将刚刚郎卫们带回来的新鲜胡杨木用小刀剖开树皮,从中流出了很多黏腻状的液体:“这个叫做碱面,它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或者发面,在面粉里面加入它会使制作出来的面饼又松又软,还带着麦子的香气。”
众人惊叹不已,才发现原来植物中也有这样大的玄妙。
虽然刚用完飧食,但这样的面饼听起来好好吃啊……
司马迁(记录版):“博望侯,当初你在西域吃到的饼果t真如此美味吗?”
“不。”张骞回答地很快,而且很坚定,看起来有一丝丝的命苦,“我都不知道此树还有这样的作用。”
该死的大月氏,你们瞒我瞒得好苦啊!
众人都沉浸在美味烧饼的话题里,只有闻棠注意到,他们才出塞一天,司马迁的小本本上居然已经记载了十几页的内容。
别人光赶路就已经累得要死了,他居然还有精力把沿途所见全部记录下来。
果然,历史上最被低估武力值的两个群体就是儒生和史官。
有人提议唱歌助兴,被张骞无情地拒绝:“夜晚的沙漠,篝火已经够引人注目了,再响起唱歌,你们也不怕把狼招来吗?”
怕,当然怕!听到这话,除了那几个守夜的,其余众人都立马灰溜溜地去睡觉了。
第二日,使团继续前行,越往西走,风沙越大,天气越热,草木植物由绿转黄,枝叶稀疏,最后完全消失,整个沙漠中就只有使团这一行人在行走。
三垄沙前,闻棠问道:“博望侯,你熟悉那个叫做指南针的东西了吗?”
张骞点了点头:“当然。”
这些日子,指南针可给自己提供了不少方便呢。
有人心中疑惑,这明明闻棠在神书中学到的神物,为什么她自己不用,非要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博望侯呢?
是因为博望侯走过一次,有经验吗?
闻棠:“原因很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