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2 / 2)
众人闻言,无不欣喜,从长安出发,他们已经走了四千五百的路,这一路已经很累了,可不知,更累的还在后面。
张骞指向远方的黄土与t芦苇,解释道:“这里是汉朝通往西域的门户,吏卒们日后肯定会在这里建立关垒,兴许等我们从西域归来,这里就会有来接应我们的汉军了。”
闻棠嘴边不自觉露出一个微笑,感叹道:“玉门关啊。”
因为西域以后经常会通过这里运送玉石到大汉,所以这里被称为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刻,玉门关前,她看到了许多画面。
有远嫁乌孙,因为语言不通,思念故土,几年后便郁郁而终的刘细君。
她躺在羊皮制成的毛毯上,吟唱着“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最终悲伤而亡。
有为国和亲,敢计划刺杀乌孙王的巾帼公主刘解忧和西域中持节斡旋数十年的冯嫽。
一直熬到古稀之年,白发苍苍,子女已亡,最终上书“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
有草原中,毡帐旁,夜月下弹奏琵琶的王昭君。
有被匈奴掳走的蔡琰,极致的痛苦让她写下“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这样的千古名句。
她们的眼泪掉落在半空之中,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裹挟着,最终吹到闻棠脸上。
忽然,这些悲伤的画面全部消失了。
日后,玉门关前,大汉只会有持节的女使,不会再有和亲的公主。
第74章 丝路
野外生存经验很足的张骞抬头看了下太阳,判定时间快到午时了,便叫使团众人下马休息,吃些食物补充体力。
此时汉人大都还是一日两餐,不过骑马会很消耗体力,虽然炎热的天气让这些人没什么胃口,但饿到发痛的肚子里传来的咕噜咕噜声,使他们不得不吃饭。
据张骞所言,出了汉境,再往西走大约一百多里,有一片很恐怖的沙漠,那里地表松软,沙土聚散随风,人和马在那片沙漠中行走都很困难,更别说马车了,车轮会很容易下陷,而且沙漠中补给困难,没有那么多草料给马吃,所以之前匈奴人都骑着橐驼穿越那片沙漠。
在后世,那里被称为三垄沙,不过大汉目前还只有寥寥数人涉及此处,所以那里暂时还没有名字。
他们也不例外,将马车存放在安定置中,使团人员骑马轻装简行,用橐驼或驴骡运粮和礼物兵器。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人马橐驼都休息得差不多了,使团才继续前行。
这些人中,除了张骞、闻棠、和几个匈奴翻译,基本没有人真正见过沙漠,都是从书中看到或别人口中听到的。
他们以为出了汉境,外面的场景就会变得风沙遍地,漫天皆黄,所以在玉门关前做了好长时间的心里准备。
可入目所见的景象却是,虽然干燥的地表上依旧覆盖着许多黄色沙土,但也有数条缓缓流淌着的小河,河边长着高高的绿色芦苇,除此之外,沙地上也生长了些胡杨、芨芨草之类的植物,甚至还有一些白色的野蔷薇小花。
因为西汉时期气候温暖,祁连山上清冽甘甜的雪水流下来汇聚成多条小河,滋润着这片大地。 网?阯?f?a?布?页?ī????ü???e?n????〇?2???.???ò??
这些漂亮的色彩对比让众人眼前一亮。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闻棠将使团中的医师叫来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