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2 / 2)

加入书签

她从未听过这个名字,问完之后又觉得有些后悔,四十年时间足够大汉发生很多变化,也不知这个问题是否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无知。

卫青却是耐心为她解答:“是天宫之中的仙人降给大汉的高产粮种,亩产可达……”

刘媞了然:“原来如此。”

军队回到长安,早已不复记忆中的景象,却比之前更为繁华富饶,鼓乐号角声起,场面无比盛大,天子亲率百官相迎。

闻棠也在其中,随大流走完整个流程,天色渐晚,未央宫中早已为凯旋而归的勇士们备下酒宴。

刘彻已经从卫青的军报中得知和亲公主和使团们归来的消息。

刘媞按照记忆中的样子朝刘彻行了一个汉人的礼节,九拜之礼,是很重的大礼。

“多谢陛下恩典,和亲公主刘媞归汉,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身后使团同样照葫芦画瓢,按照刘媞的样子行礼:“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公主之言,寥寥数句,如此质朴,可周围官员听后却无不为之动容。

刘媞出塞后十几年,汉匈关系就破裂了,虽然没明言,可众人却都想象到她在塞外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红颜出塞,白发归来、

一滴泪从闻棠眼角滑落。

这是她的眼睛为勇士唱的赞歌。

公主仍未起身:“刘媞和亲无状,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刘彻当然不会天真到认为一个女人就能缓和两国关系,真正震慑敌人使其臣服的,是强大的国力和精悍的士兵。

他亲自扶起公主,好话宽慰。

汉朝的封建程度还没到后世那样深,什么和亲公主归来后被人排挤,被人在背后蛐蛐,没人给好脸色之类的场景,西汉人看到这些都会忍不住吐槽几句“封建”。

历史上一位叫做张翁的使者在调查解忧公主刺杀乌孙王这件事时,虽然乌孙王确实是刘解忧计划刺杀的,但他在调查中对刘解忧态度不好抓她头发,随后这件事被上书到长安。

并没有出现类似“为了两国的关系你就忍一忍吧”之类的窝囊事,汉宣帝直接召回张翁,把他给砍了。

就算是那些最讲究礼教的儒生对此事都没什么可说的,和亲这件事是他们提出来的,这个时代的儒生的老脸还没厚到能抨击和亲公主二嫁三嫁的程度。

刘彻赐给如今已经五十九岁,落叶归根的刘媞大量的田宅奴婢金钱,恩礼有加,所享有的待遇和礼仪比肩公主,至于和亲使团中的其他人,皆有丰厚奖赏。

刘媞欢喜谢恩。

和亲公主归国,其余有功的将领士卒也都获得了自己该得到的赏金和爵位,一派皆大欢喜的场面。

刘彻愁并快乐着,和基建相比,他给出去的赏赐还算少的,要发兵去处理右北平和漠南这些已经没有匈奴人影子的地盘,马匹更是损耗了不少,桩桩件件,都得用钱啊!

这笔巨大的花费让刘彻又双叒叕没钱了,短时间内只能降低自己饮食标准,爱享受的猪猪也不享受了,只好解乘舆驷、节衣缩食,拿出皇家府库和国家仓库里的钱财缓解支出。

刘彻心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