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5(2 / 2)

加入书签

“臣一定努力。”

今天又是君臣和睦的一天呢。

……

刘彻看完火球等新武器的第二天,匈奴单于派来大汉求和的使者终于不远千里到达长安。

左右贤王庭和河西之地、朔方全没了,匈奴人是有一点点震怖,他们依旧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匈奴早已不复百年前冒顿时期的强盛。

地位两级反转,现在是他们派使者来到长安求和。

正好大汉今年还没出兵去打他们,伊稚斜就猜测大汉应该是府库虚空,马匹耗尽,钱和粮都不够了,就想着先停战几年,正好匈奴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恢复一下元气。

伊稚斜略微了解大汉,知道大汉朝廷里有许多儒生博士们支持和亲政策。

于是这日朝会,长史便将匈奴使者带来的单于文书读给百官听了。

大致意思是……

我们汉匈两方都是好兄弟,不要再继续打仗了,恢复成之前那样和平的日子不好吗?

继续像高祖时期那样派遣公主过来和亲,汉匈之间巴拉巴拉写了一大堆字,最后永结昆弟之好,这样听起来多么安乐啊!

——伊稚斜单于

高祖时期可不仅是派公主和亲,还有粮食、美酒、丝绸、漆器等。

其实伊稚斜的语气说的很委婉,说辞也很好听,版牍也是正常尺寸的,就连之前一直引以为傲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t这几个字都去掉了。

但听起来就是很让人火大。

听完全部内容的刘彻:……

一股热血一下子冲到他脑门上了。

第70章 胜利

殿中一片寂静,几乎落针可闻。

匈奴单于你们怎么敢的啊?!

伊稚斜你不应该叫馋鱼,应该叫馋猫,真是个大馋猫,什么都想要,着实是有些贪得无厌哈。

闻棠没有偷看刘彻有什么反应,但猜也能猜到,他现在的血压肯定是爆表了。

显然,那些儒生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们还是觉得兵乃凶器,出兵打仗劳民伤财,但狄山的先例就摆在眼前,“匈奴斩山头而去”这七个字使他们既震惊又恐惧,全都战战兢兢,低头不敢言语,生怕下一个被匈奴砍头的人就是自己。

又过了几息时间,依旧没有人说话,儒生们突然意识到殿中气氛好像有点不对劲儿。

是真的很反常!

他们都廷议出经验来了,以往讨论这种话题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堆武将或近臣跳出来,大声斥责匈奴欺人太甚,臭不要脸!

今天……怎么这样平静?

一位博士脑袋保持不动,但眼神却偷偷瞟向闻棠。

她今日为何一言不发?

肯定心里憋着什么坏呢,博士试图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脑回路来猜测博昌侯想法。

自己家中幼子今年才刚及冠,模样俊俏又饱读诗书,猜到这里,博士心里一惊,面色惊恐,这竖子该不会是想让我儿子去草原和亲吧?!

不可,万万不可啊!

实际上闻棠的脑回路远没有他那样大,最多只想过让伊稚斜把他的太子送来和亲罢了。

至于为何武将也无人言语?

如果你也见过陛下新得到的大宝贝的威力,那么你听完这些话后的想法就会从生气愤怒变为嗤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