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1 / 2)
狩元年,冬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
寥寥几笔,带过无数悲剧。
不过好歹事关国家大事,刘彻也不可能只听闻棠一人之言就定下执政策略,于是好好的雍城祭祀,原地爆改成朝会,诸位官员众口纷纭,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将军居然也赞同广牧君的想法,认为她言之有理,大汉需要提前准备赈灾事宜,而且听这语气,还挺坚决的。
谁让闻棠的预言在他那里有过好几次成功的案例,上次若不是出征之前闻棠及时提醒卫青小心提防赵信,兴许还真就让那小子给叛汉成功了。
除此之外,东方朔也顺手折下几片蓍草,当场算了一盘蓍布卦,卦象显示,今年冬天果真有大凶之意。
出乎意料的,有几名学子竟然也支持闻棠的预警论,没办法,如果不认为上苍将会在今年冬天降下白灾,那就是支持征战必胜之兆,想让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当然,人群中也有思路清奇之人。
“为何非要二者选其一?”终军转头,对庄助说出自己心中想法,“就不能既是在预警灾难,又有征战胜利之兆,二者都要不可以吗?”
和其它博士学子们不同,终军是个战斗派,甚至未来还和刘彻立过“给我一根绳子,一定会为您将南越王羁押到未央阙下”的战斗flag。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当然是选择既要又要了。
如果闻棠知道她的想法,一定会夸他是个天才!
经大汉雍城朝会商议决定,一致同意关于广牧君“对各郡县百姓提前预警白灾”的策略,并逐渐派出官吏到各郡县署事。
为什么会是“一致同意”,因为不同意的意见刘彻没听。
知道十二月份会发生雨雪灾难,闻棠更快加速了羊毛织布方法和新型织机的推广。
愁啊,刘彻也是运气不好,在位时间五十四年,共发生了四十四次天灾,什么雪灾蝗灾水灾旱灾地震虫灾都有,甚至还有四次龙卷风,还赶上了气候温暖期进入小冰期的过度段,整个国家都很艰难。
目前遇灾进度13/44
所以刘彻能赞同闻棠的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自继位以来,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天灾,去年风调雨顺,今天就有发生灾难的概率了。
闻棠的预测没错,百官从雍城回来后不到二旬,气温突然急转直下,相比往年冷上许多,天上也洒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虽然不大,但却一直没停,像极了灾难来临前的平静,偶尔夹杂几场雨,使路面更是湿滑难行。
相比天气的寒冷,张汤廷尉府里的惨叫声可是正叫得火热。
上次庄芷向天子上书淮南王干得那些破事后,虽然公孙弘和辟阳侯之孙都怀疑淮南王谋反,但毕竟只是怀疑,没有找到实际证据,所以刘彻只是以淮南王不慈为由,象征性的削去了他两个郡。
本来这事可以就这样过去,但偏偏淮南王是个钻牛角尖的人,他认为自己在封国中实行的都是仁政,最终却落得个被中央削地的结果,这实在是太耻辱了。
于是毅然决然地把谋反证据给制造出来了。
什么皇帝印玺,丞相、大将军、太尉等两千石秩俸高官的印章,他这里都仿制的应有尽有,跟个义乌批发城似的。
还总结了从前吴楚七国之乱失败的原因,每天认真和自己心腹研究起兵时的造反路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