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1 / 2)
献给高祖皇帝。
刘邦还挺喜欢南越国的荔枝,不过因为进献荔枝太麻烦了,奔腾险阻,死者继路,太劳民伤财,之后就没再让赵佗献荔枝了。
现在南越国时隔十数年再次进献荔枝,是因为从前在大汉当宿卫的南越太子婴齐回国继位为王了。按照汉朝律法,诸侯王应该定期来长安朝拜天子,但婴齐性格暴虐,喜欢恣意杀人,不敢进京朝拜,怕刘彻像对待内地诸侯一样制裁他,就以自己生病为托词,把自己太子送来长安当宿卫了。
也可能是他心虚,所以除了太子,每年还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给大汉送来荔枝,龙眼等特产。
其实他根本不用心虚,因为刘彻现在忙着打匈奴呢,只要他能本本分分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待着,不作死称帝,大汉十年之内暂时腾不出手来搞他。
回到府中,她尝了一口荔枝,味道没有后世的甜,但水分比较饱满,能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吃上一颗冰荔枝,真是浑身舒服。
……
漠南,单于毡帐中。
伊稚斜开始还自信满满地想要带领军队和汉人较量一番,但事实证明,最终结果依旧是匈奴人单方面的挨揍。
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
他不明白,明明十年前还能和汉人打得有来有回,为什么现在就变成了他们在草原上的绝命大逃亡。
汉军实力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强?强到他们只能逃跑。
帐中贵族同样沉默,这次战争让匈奴元气大伤,好不容易熬到夏日,汉军班师回朝,他们才能好好聚在一起商讨下次作战计划,
伊稚斜开口问诸位贵族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与汉军一战。
按照这个规律,明年春天汉人还会再次出兵,那时候他们会打哪里?t左贤王庭?浑邪王部落?或者故技重施,再来攻打一次单于庭?
伊稚斜这个问题的难度完全不亚于九头虫让奔波霸去干掉唐僧师徒四人。
如果说他们之前还存在侥幸,但当亲眼看到汉军那精良的装备和恢宏的士气后,便彻底明白了敌我双方的差距。
没办法,败得多了,士气自然而然就散了。
继续再和汉军硬碰硬,肯定打不过人家,帐中安静许久,终于一位匈奴相国开口提议:“大单于,不如我们将王庭迁移到漠北吧。”
他说自己的想法:“大漠重重,就算汉人能找到我们,那他们的士兵和战马也必定疲惫不堪了,我们体力正盛,届时趁其疲惫而击之,我们必将大胜。”
其实他和左贤王当初的想法一样,不过漠北可比左贤王庭远多了,更别提一路上稍有不慎就会迷路,所以这个诱敌之计其实挺靠谱的。
退出漠南,就证明他们要放弃阴山。
阴山是他们匈奴人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他们会用阴山的树木制作穹庐和弓矢,会在阴山上打猎获取食物……
漠北苦寒,地形平坦难守,草木稀少,而且还多风沙,对于他们这种随水草而生活的民族是极为不利的。
但现在情况紧急……
伊稚斜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相国的提议。
困扰了中原数百年的胡人,终于在元朔六年夏天被中原赶出漠南,阴山山脉首次成为汉人的地盘。
搬离漠南那日,没有一位匈奴人脸上不带着悲伤,他们扶老携幼,赶着牛羊,面容失落,不知是谁起的头,人群中有哭声响起,刚开始只是小声的啜泣,后来大家都被他的哭声所感染,哭声越来越大,最后蔓延到整个王庭之中,就连才刚出生的婴儿仿佛也懂得了大人的悲伤,嚎啕大哭起来。
从此匈奴人失去了他们的阴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