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1 / 2)

加入书签

等除草的时候将垄上的土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让沟垄互换位置即可,不仅能抗旱抗风,还能保持地里。

“陛下,我虽在梦中见过此法,却并不放心,见有许多将士在朔方屯田备战,于是我便在屯田之地做了个对比实验。”

“数据显示使用此法耕作的田地要比普通方法的田地亩产多了至少一石。”

“一石?”刘彻忍不住开口重复,汉朝时每年上计会,对于大汉各郡县粮食产量他再了解不过了,即使是大汉最好的上田亩产也不过四石,平常地区亩产大都为一石半到三石之间,这个法子居然能让亩产多出这些?

闻棠重重点头,对此十分自信:“不止这些,我还曾在梦中见过,若这一年风调雨顺,收成好,粮食能增加一倍产量呢。”

没有现代这些化肥,高产粮种等加持,纯靠古代科技,能将粮食产量提高一倍,这已经能称得上是相当厉害了。

用粮食比喻可能没什么代入感,换句话说,就相当于原本的月薪三千忽然变成月薪五千,赶上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还能拿到六千块钱。

现在刘彻就是这个月薪三千变五千的人。

他当然激动啊!

闻棠状似无意,小声嘀咕了一句:“若是仙人能赐下亩产超过十石的高产粮种就好了。”

这个“小声嘀咕”嘀咕地很有技巧,恰好在刘彻能听到的范围之内:“若是仙人能赐下高产粮种,朕必定会亲自驻祭坛礼敬神君,并建造高台以引仙人。”

闻棠:……

尽整这些没用的。

其实还有一句刘彻没有说出来,他想的是,既然仙人能给朕赐下高产粮种,那就是证明仙人认同了朕治理国家的方法政策。

既然仙人都认同朕了,那朕当然要去一趟泰山封禅了!

谈话至此,大司农等人和氾许已经到达,通过门口小黄门检查后进入殿中。

大司农等人到没什么可说的,主要是氾贾和许延年,他们没想到自家主君效率这样高,昨天刚说完要向陛下引荐自己,今日下午就见能见到陛下的面了。

二人连忙行礼参拜,不敢直视刘彻,低着头,刚开始还挺小心翼翼的,但后来逐渐发现,嗯……陛下对待他们很热情。

主要是对他们脑子里关于新农具和代田法的知识热情。

代田法,他们去年的确有在边境实验过,效果非常显著,如果去年的雨水能再充沛一些,可能粮食产量还会更高,不过还是将主要精力用到仙粮上了。

宣室殿中,刘彻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将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全都倾泻了出来。

陛下很看重他们,还让他们当掌管农事的劝农掾,但直至从宣室殿中出来,他们心中始终都有一事不明。

那就是……

看陛下之意,似乎并不知道有仙粮这件事,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主君为何不将此事告知给陛下?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他们干脆就不想了,反正主君这样做肯定是有她自己的想法。

于是准备按照刘彻的意思,在关中地区做大面积的代田法实验,若此法能成,将其用在边境屯田上,那么每年多产出的粮食产量简直难以想象。

至于陛下他们刚刚谈的和钱有关的事情,专业无关,他们就没怎么听懂了。

闻棠是和二人一起出殿门的,回府的路上,他们一直在感谢闻棠,有一种埋没多年的才华终于被发现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