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1 / 2)
阁中大半藏书都无法满足需求,就拿闻棠手中这本九章算术来讲,即使是著名历史人物所编修的,也只能换3积分。
闻棠:……
你和我说图书馆书籍质量要求高?
请问《早安,大猩猩》、《猜猜我是谁?》这两本哪里质量高了?
系统:“还有,图书馆只接受简体汉字版手抄本。”
闻棠:……
她就说这个黑心统不会这么容易让她卡bug,这样她就不能雇人抄书了。
蒜鸟,蒜鸟,她只能安慰自己古代书简字数少,3积分至少比没有好。
于是她放下手中《九章算术》,去隔壁藏书找了一本别的典籍。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可以找点别的有用的书,这样就能一边抄一遍记住里面的知识。
看似游刃有余,实际上是真没招了。
……
第二日,闻棠刚离开廷尉府便急匆匆地赶往小工厂。
小工厂在横门以南,邻近东市,地理位置很方便,暂时规模还不大,闻棠准备等制糖步骤成熟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马车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甜味,味道很淡,比起糖果的香甜味,更趋向于水果的清甜味,应该是刚到榨汁这一步。
闻棠进入院中,里面众人都有条不紊地干自己手中的活,忙得热火朝天。
这些都是闻棠命人精挑细选出来的制糖工,必须要手脚麻利,脑子灵活。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干净。
上工之前必须仔细清洁,确保皮肤和指甲里没有一点泥污,还要带上类似厨师帽的头巾,防止头发掉到里面。
角落里已经摆了四大缸刚刚榨好的柘汁,闻棠刚刚闻到的甜味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她特意选的秋冬时节收割的甘蔗,因为这个时期的甘蔗含糖量最高,可还是不能和现代甘蔗相比。
制糖厂的监工是少府中掌管四季干鲜果品的官吏,他资历尚浅时也熬过糖,不过是那种用发芽大麦熬成的胶状糖,叫做饴,很粘稠,或者在饴里面加点米粉,让其变硬一些,也就是饧。
今上不爱饴糖,所以汤官们还会用蜂蜜来制造甜味,这还是他第一次用柘来制糖呢,可真是稀奇。
见闻棠来了,小吏连忙迎上前问好,一旁大镬也已热好,底下柴火烧得正旺,闻棠命人将缸中柘桨倒入大镬中,大火熬煮,并不断撇去浮沫。
这一步骤已经隐隐散发出甜味了。
闻棠之所以选择最先制作红糖,是因为这玩意的制作方法最简单,单纯的熬就行。
水分减少大约一半时,就可以转移至另一口大镬里中火熬煮了,颜色从清亮的透明色转为褐色,质感也逐渐变得浓稠,最后还要转移到第三口镬中,不停地翻炒糖浆打沙,打出糖浆中的空气,才能使糖浆口感酥软绵密,这一过程需要大约两刻钟的时t间,对糖工的体力和手速都有很大考验。
然后将焦糖色的糖浆倒入模具中凝固就好了,一层凝固之后再倒另一层,以此往复。
糖工们虽然都有制作饴糖的经验,可却是第一次制作红糖,所以前几次都多多少少有些瑕疵,不是火候大了味道发苦,就是火候小了无法凝固,多制作几次后就熟练了。
工厂中弥漫着极其霸道浓郁的香甜味,小吏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这股甜味全部吸入腹中,然后感叹道:“好甜啊。”
这个味道比他制作饴糖时闻到的味道更甜,也更让人垂涎欲滴。
其他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话表示赞同。
这期间,闻棠看了一眼日晷,马上就到酉时了,桑弘羊还没来。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f?????è?n?Ⅱ????Ⅱ??????????m?则?为????寨?佔?点
奇怪,闻棠心想他昨日不是说好酉时来此吗?怎么还不到,莫不是他爽约了,或者我给错地址了?
带着这个疑惑,眼看磨具中的红糖都快凝固好了,他还是没来。
片刻后,熟悉的声音终于响起,感叹道:“好香的味道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