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2 / 2)

加入书签

刘彻震惊之余忍不住心中赞美,即使这句辞赋的韵律和体裁不符如今格式,可刘彻依然能透过这短短两句诗感受到千年后长安的繁华与盛大。

他寻长生寻的更有动力了。

得想个办法把这个万国朝拜的情景提前千年,最好能提到20年后,让周边这些蛮夷小国都来拜朕。

以及……和这两句诗相比,闻棠刚刚之言,确实显得文采平平。

她倒是没自谦。

而闻棠此时心里则想:可不能只可着唐太宗一个人薅,下次应该试试老朱家和老赵家。

“随后又去了一处栽满仙桃的洞天福地,这次仙人并未让我跟随,只见那里正是仙桃成熟时节,夭夭灼灼,硕果压枝,只是在这桃源外面远远观望了一眼,便觉通体舒畅,随后有无数记忆涌入脑海,都是一些利国利民的百工典籍,臣在窳浑县时所改良的新型农具便是其中产物。”

还有这样的奇遇?

刘彻:为什么不是朕……

闻棠像是看穿他心思似的:“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陛下有千秋功业,接臣高宴,臣凭借着微薄的才能得到奇遇,愿意将身心命运托付给您,为您所驱。”

我奇遇再多,也是为了给你打工才有的奇遇,我现在向你发出求职申请,看你接不接受吧?

话虽直白,却说到刘彻心里了。

刘彻也明白了闻棠所求。

她想要的,不只是钱帛富贵,甚至可能连封君这个位置也不满足。

她还想要更多。

刘彻笑而不语,只静静地看着她,期待闻棠接下来能说出怎样的言语。

“闻棠生于世间,若不能建功立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身居高位的君王终于开口:“卿有封侯志乎?”

闻棠起身,行稽首礼,拜头至地曰:“愿为陛下所使。”

“闻卿请起。”刘彻亲自扶起闻棠。

刘彻欣赏那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也愿意提拔他们,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大汉,所有臣子的最高目标就是封侯,文臣讲究政绩,武将则以军功封侯,就算是外戚或者和刘彻关系亲近的,想要封侯,那也要在明面上有点能力,能服于人。

……至于栾大的那个乐通侯,纯属刘彻后期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发癫封的,没有含金量。

闻棠知道,在古代女人想要封侯,很难。

但却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大汉开国至今,一共封过五位女侯,是女侯数量最多的朝代,下一个就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忠贞侯秦良玉了。

虽然这五位女侯都是丈夫或儿子死后继承他们的军功封侯的,但至少是以自己为主体,不像后世的诰命夫人,有俸禄,没实权,仅仅是一种荣誉象征。

那就让她闻棠来做汉朝第一个以功绩封侯的女人吧。

而刘彻这边,对于臣子和方士,他有两套不同的考核标准。

想来宫中当方士,这倒是不难,只要你会点什么奇幻仙法,诸如祭灶致福、斗棋相撞,再不济说点神仙故事,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就能来未央宫任职。

但臣子就不同了,需要经刘彻问策,证明自己的文采能力,即使通过考核成功任职,在岗位上犯错了也有被罢免或降职的风险。

总而言之,高标准,严要求。

在策问这方面,刘彻可从来不会放水,闻棠听得非常认真,这一长串问题少说也得有千余字,而且还问得文绉绉的,她只能尽量理解题干。

和当年刘彻策问董仲舒时的问题差不多。

无非就是些三皇五帝,王道衰微,君主因何承受天命,灾难变故又为何而发生,怎样整顿政治,使四海之内的百姓受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