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1 / 2)

加入书签

笔差不多,毕竟谁也不可能用软趴趴的毛笔快速写笔画繁复的小篆。

说来说去,便又说道司马迁此次游学的齐鲁之地,此处地势平坦,多种桑麻,盛产盐豉,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孔子故乡,这里儒学氛围浓厚,好经学,矜夸功名,百姓舒缓阔达而足智。

言语谈话间,又提及了其它学派,对于这些,闻棠就不太了解了,只用中学时那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深深印刻在自己脑海里。

司马迁一通抒发表达,闻棠听得似懂非懂,他说的每个字都能理解,但组合在一起后就很难懂了,但这也不是闻棠智商的问题,她开始观察帐内众人,起初也是努力想要听懂他的话,但后来逐渐全部放弃,最后一个个双眼迷茫选择低头。

闻棠:……

她觉得有必要结束这个话题了,于是开口总结,以此结束今日谈话:“《易》中有言: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六经者亦是如此。法家不别亲疏,不特殊贵贱,一断于法:儒者以六艺为法……”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

司马迁越听,便越觉得闻棠言之有理,而且她对于六经的看法总觉,和一个人很相似。

那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司马谈。

马迁: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我觉得面前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县君,她的想法很像我爹。

起初他还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找到理由t,兴许闻棠是个像项橐一样聪明早慧的神童。

实际上闻棠刚才说的话是《史记》原文。

闻棠:在倒反天罡这方面,我是专业的。

明月高悬,夜色渐深,酒阑兴尽,困意席卷而来,今日这场筵席也就算是散了,闻棠回到自己的帐篷入睡,酣然入睡,直睡到到第二日清晨起来继续行程。

又赶了一天的路,今晚有传舍可住,不用像昨夜那样睡在荒郊野岭,明日即可到达长安,任务即将完成,众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当然,依旧不敢掉以轻心,怕这最后一夜出了什么意外耽搁行程。

他们这趟行程也就中途遇到了司马迁这么一个小插曲,其它时间都特别顺利。

像是暴风雨前夜的平静。

果不其然,第二日还真就发生了意外。

这日,依旧是清晨十分,侍女准时将盥洗用具端到闻棠门前,唤了几声县君,室内无人答应,开始以为是闻棠旅途疲累贪睡,尚未醒来,可很快有机灵的侍女反应过来,意识到不对劲儿。

这一路风尘仆仆,可县君却从未有过拖延耽搁,怎么偏偏就今日未起?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故或是生病了?

她又大声呼了几声,里面依旧没有回应,最后一咬牙,大着胆子打开闻棠的门,走到榻前,掀开帷幕帘帐篷。

却发现塌上空无一人。

县君失踪了!

第21章 面圣

侍女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在室内寻了几遍,依旧没有找到闻棠的身影,被吓得浑身冷汗直流,强打精神镇定下来,连忙跑出门将闻棠失踪这件事汇报上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