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2 / 2)

加入书签

“那道琴怎么样才看得动?”杜若也被他逗笑了,伸手敲了敲道琴的脑壳问。

“我想想。”道琴转了转眼睛,“得让班主从万福斋叫一屉生煎包,不对,一屉不够吃,咱这么多人少说得三屉。还要排骨年糕和蝴蝶酥……哎呦哎呦,头晕!”

看柳方洲面露无语,道琴越发的捂着脑袋摇头晃脑了。

然而当道琴看清旅店伙计手里拿着的是哪一家戏园的邀请函的时候,瞬间忘了耍宝,嗖地一下拿过了信。

“是什么?”李叶儿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到了伙计送上来的条头糕。

“是,大焕舞台!”道琴举起那封浅黄色的信函,兴奋地说,“约请柳方洲杜若《牡丹亭》,唐流云《鱼肠剑》,李叶儿《棋盘山》!”

大焕舞台——杜若耳边一时震响,回忆起了曾经在沪城时候的事。

被叫做“远东第一大舞台”的有名戏园,他的师哥指给他说,几乎所有的名家名角都在这里演出过,才能算是天下闻名。

远远看见那漂亮的舞台的时候,年少的杜若并没有多少想法。因缘际会,他自己竟然也得以在这里登场亮相。

而且,还是和他的师哥、他最爱的人一起。从年幼无知一同走来,他仍然能在戏台后面明亮的灯光底下,拿起胭脂为柳方洲点染眉眼。

“杜若,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唱完头一场《玉簪记》的时候,你曾经问我——”

柳方洲在镜子前端坐着,闭着眼睛等着杜若为他描眉。

“嗯。”杜若的手指仔细地摩挲过他的眉角,“我那时问过师哥,得唱成什么样,才算是角儿。”

柳方洲抬起眼睛,两双描摹着胭脂的眼睛安静对视,胜过了万语千言。

“那时我也回答不来——但是现在,我的若儿应当已经知晓了。”柳方洲说。

一切的答案都在时间里慢慢得到了回答。就连王玉青曾经冷笑着问过柳方洲的问题——他的家族是否会因为他贪恋男子而蒙羞,柳方洲都在无意中得到了答案。

那是柳方平在阅读战前的报刊杂志时,无意间在《新世界》上读到的文章,落款是“梅”。

题目是《写给我的弟弟兰君》。

弟弟兰君,脾气秉性与我都不相同。他酷爱京戏,哭闹的时候,家里的老仆就会放唱片给他听,很是有趣。父亲总说他有预想,兰君会作出和我们家全然不同、却一样值得骄傲的事。

兰君长大会如何呢?我总会想。不管是参军还是学习,或者投身市井,以他的聪慧善良,在这全新的世界,总会有更有趣的际遇罢?

亲爱的弟弟!快快长大,不管你做什么事、爱什么人,这无限的世界,总会为你和你的爱人让出路来,我诚挚地相信着你!

第96章

京城,与他们离开时的破败委顿全然不同,如今呈现出了一副全新的面貌。

庆昌班在大焕舞台连演七天,场场火热,又加演了两天两场,挑班名角额外加演《牡丹亭游园惊梦》,这才重新北上进发,也在沪城留下了庆昌班“不留好戏不出沪”的美谈。

“我们还再回之前的庆昌班去吗?”李叶儿看了眼车窗外嘈杂的人群,偏过头问,“玉青师父那时候铁心卖掉……”

“自然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