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 / 2)
杜若拿着眉刷为他遮盖着疤痕,还是忍不住心疼地叹气。
“油彩这么重,看不到的。”柳方洲闭着眼睛让他画眉,轻声安慰。
“嗯。”杜若的手指轻轻拂过他的眼眶,“师哥怎样都好看。”
“杜师兄你们两个又腻着呢。”道琴走过来放下一包茶叶,“你们两个今天的戏都重,可别耽误了。”
乌珠勒道琴也越来越有管事的样子了。杜若打量了他片刻,道琴如今个头比他还高,戴着顶瓜皮帽子气派极了,左手拎着今天《抗金兵》演出所要用的令旗道具,右手提着票箱,胳肢窝里还夹着一沓谱子。
“我心里有数——还能怎么耽误了?”杜若把胭脂盒拿起来蘸了蘸。
“我寻思你们两个要说会儿悄悄话呢。”道琴把令旗靠着化妆镜子放下,顺手从杜若这里顺了一把果干,“有什么海誓山盟的,您两位还是搁台上说去吧——韩将军,梁夫人。”
杜若恰好将柳方洲的眉眼画好,正捧着他的脸仔细打量。听着道琴这一句促狭话,两人睁眼对望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w?a?n?g?阯?F?a?b?u?y?e?ⅰ????μ???ē?n???0???????﹒??????
“看吧看吧,现在打趣你们都不带脸红的了!”道琴这么说着扮了个鬼脸,跑走了。
今日所要上演的戏,是连本大戏《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原本是武旦的戏码,表现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是如何的“青眼识英雄,红颜摧大敌”,最为精彩的就是旦角站在舞台高处,擂鼓助战,兼之起霸圆场等身段,观之使人心血沸腾。
现在演出,其中救时救国的意味不言而喻,戏目的名字也从《战金山》改做了更为响亮的《抗金兵》,也与如今的形势暗暗相符。
而戏中梁红玉所识的“英雄”,自然就是她的夫君韩世忠。这一角色照例是由武生饰演,而在庆昌班这里,也不必多说,自然也由杜若的夫君饰演了。
柳方洲帮杜若穿上靠衣,热烈的红色衬着他的眼睛明亮如火。柳方洲仔细把他头顶的翎羽整理整齐,点了点头。
“师哥,你总像是头一回见我穿靠似的。”杜若按了按脸颊边贴好的鬓角。
“当然是因为,你也怎样都好看。”柳方洲微笑着回答。
“说起来,难得见师哥你挂须。”杜若想起来这出戏后面的情节,韩世忠从小兵变作将军的时候,要挂上表现年龄的髯口,“你挂上须也好看。”
“好,好。”柳方洲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我也不太熟习呢,从来演的都是白面小生。”
自然是因为,庆昌班缺少一个顶顶重要的老生的角儿,不仅《定军山》等老生大戏演出不了,这些须生角色现在也靠柳方洲支吾。
“或许这几日演出了,也招选几个。”
闲谈之际便到了上台的时候。柳方洲这时并没有料想,这时送到后台的一封书信,正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坤生寄来的——唐流云,她在信里提到,自己寻访到了一位年龄与曾经的柳方平相近、姓柳而名字里带“竹”字的人。
【作者有话说】
【《抗金兵》】由梅兰芳先生在“九一八”之后编制,是一出不折不扣的爱国戏。对比小说现在的时间段,主角们会上演是没有问题的。“小上楼”也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