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 2)
生,嗓子吃得消吗?”
“大可放心。”柳方洲只是笑,“我就是唱的武戏,也是满宫满调。”
【作者有话说】
关于主角的名字,到这里就交代得差不多啦~
柳方洲与杜若,分别与《牡丹亭》主角柳梦梅与杜丽娘同姓,同时作为一种香草,“杜若”栖于“芳洲”,命运与性格已经在名字里暗合。
一些配角的名字也暗示着性格和命运,可以猜猜看!
【坤旦】戏曲行话里用乾坤代指男女,所以杜若是乾旦,师父洪珠是坤旦。以此类推,如果是女孩子唱老生,就叫作坤生。
【二路】为主角搭戏的同一行当的演员,可以理解成女二号~
第4章
王玉青对柳方洲的提议颇为意外。他这个徒弟几次上台都是武戏龙套的戏份,竟想一亮相就唱昆腔巾生,不过台风多变倒是好事。至于杜若,洪珠这几日再三叮嘱照顾,又到药铺拿了几副护嗓的药,他过了年就要行年十六,也是该登台扛戏的年纪了。
庆昌班这一月的演出扎在裕盛茶楼。戏单早早印下,照例是王玉青的头牌,大字写了“文武全才”“享誉京城”;洪珠挂二牌,赠字“花容坤伶”;武生项正典三牌。
柳方洲和杜若的《玉簪记琴挑》印在戏单右边角落里,倒是也印了一句吉祥话儿,写的是“牡丹梦回”。还是作的二人姓氏的文章。
杜若把薄薄一张戏单上的字都认了一遍,仔细对折时避开两人并列的名字,收在自己的化妆匣里。
“紧张?”柳方洲往他椅背上一撑,低头问。
“没有。”杜若抬头看向化妆台上的镜子。后台正忙着王玉青《定军山》开戏前的准备,各路人马乱糟糟整理着行头、化着妆、吊着嗓,柳方洲和他自己的脸清晰地印在镜子最前方,在镜子里短暂对视,又滑开视线。
“咱们是第四场。”柳方洲轻咳一声,“赶快上妆吧,这一台镜子可不止咱俩用。”
庆昌班的妆师总是先伺候挑班的角儿们,像柳方洲杜若这些没出师的学徒,只能自己先在后台准备。
旦角妆面更繁琐,因而柳方洲飞快地给自己上了底妆,就搬了椅子让到一边,看着杜若对着镜子一点点拍开胭脂。
杜若一边给自己化着妆,手里的胭脂水粉噼里啪啦地摆弄,嘴里不住地念着什么,靠近了听还是《琴挑》的唱词。
柳方洲把提前用榆树胶泡着的发片子拿出来刮好,预备待会吊眉、勒头。
“师兄,我来帮你把眉毛和眼睛化了。”杜若转过来对柳方洲说,“正好炭笔在我这里,你手上还沾了胶。”
柳方洲听话地把两只沾湿了的手背在身后,仰起脸让杜若给他画眉。
杜若定妆用的玉兰花的香粉,靠近时身上的香气丝丝缕缕,柳方洲闭着眼睛闻得真切。
“不用紧张。”柳方洲轻轻说,“有我呢。”
“别乱动。”杜若又在他眉尾添了两笔,手指轻轻划着比较位置,最后用右手食指指肚沾了胭脂,在柳方洲眉心画上小生的“眉间红”。
“可以了。”杜若端详片刻之后又说,“师兄你自己看呢?”
“比我自己画的强。”柳方洲看着镜子里的粉面俊书生,认真地点点头。
再把眉毛眼角勒好,柳方洲戴好文生巾,杜若贴好片子,别上水钻泡子和鬓花,将道姑巾端端正正戴好,一对才子佳人就活生生出现在了镜子里。
洪珠唱毕一场,妆都没来得及卸干净,就风风火火跑来后台给二人把场,一进门便展开眉头笑了起来。
“哎呀,可惜玉青还唱着呢,真该让他也先看看。”洪珠替杜若整理好脑后的装饰,“我们若儿的扮相——京城独一份!”
师父在高兴时就叫他若儿,亲密得让杜若总是害羞。
“琴,拂尘,都在这。”洪珠点了点道具,“方洲再熟一熟哪里起调,昨天和李玉对的谱子都记住没有?把你的折扇拿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