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 / 2)
李徽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直播间的左上角,在线观看的人数约有三百万人,这在《TheGreatestShow》的直播数据中算是高的。而和直播数据相匹配的是,密密麻麻的“陆诩什么时候出来”和“群青退赛”一下子涌了出来,直接覆盖住了徐浩言的脸。
徐浩言在座位上坐下后,文鹤盛和陆诩也换到了他对面不被摄像头拍摄到的位置上。下午和他们确认过剧本内容和发言稿的内容后,徐浩言心下已经稳定了不少,即使此时身旁空无一人,也不至于觉得自己是被孤立的那一个。
直播间的屏幕连上了徐浩言的电脑屏幕,首先跳出来的,就是长长的一列“作品列表”。
徐浩言滑动着鼠标的滚轮拉到最底下,把页数翻到倒数第三页一篇标注了“作者已自行将作品锁定”的文章上。文章的标题有一半被打了星号,只能显示《**稿)》这样的文字,徐浩言按下鼠标,以作者权限将文章点开:《明珠暗投(第一稿)》。
徐浩言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麦克风说出了自己的开场白:“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群青影视在本次《TheGreatestShow》中担任编剧的徐浩言。我是来证明,《问道心》的改编灵感源自于我最开始创作的作品,而非网络上流传的《不疑》小说版的。”
直播间的弹幕飞过了一大片的“骗人”和“群青退赛”。
“关于网络上流传的《不疑》小说版,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年前的八月份。”徐浩言把鼠标移动到《明珠暗投》的发布日期,“而我的作品可以分为很多稿,这是第一稿,标题为《明珠暗投》,发布时间是四年前的十二月,在这一稿中,已经定下了‘不疑’和‘不言’的名字,及两人之间的纠葛——因为这个作品是锁定的,目前以读者身份无法阅读,因此可以证明,我是这个账号的作者。”
弹幕上飞过一句加粗的“说不定是你拿了别人账号”,整整置顶了有半分钟,李徽明一愣,心想,还好徐浩言看不到这句话。
慢慢将整部作品拉下之后,徐浩言点开了第二个被锁定的作品:“《明珠暗投》第二稿,完成于三年前的一月,是写完之后觉得逻辑不够通畅,重新删改的内容。这一稿和《不疑》的差别更大一些,李不言也更加不讨喜。”
“《归途》是第三稿,这一稿是剧本稿,原本是给大学的话剧社使用的,因此修改了一些不易于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内容。我认为这一稿的内容和《不疑》有了极高的相似度,但即使如此,它成稿也比《不疑》更早。”
一口气展示完了这份作品的三次修改稿,徐浩言的心里已经不再紧张,他又调出自己从前和话剧社的交流记录,以示《归途》的修改也经历了反复打磨。
弹幕上的脏话和斥责徐浩言骗人的话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关于作品“好像是有点像”“这个连台词都一模一样”的讨论,徐浩言把自己的作品页面关闭,然后说:“最新的一稿《问道心》,就是基于以上三部作品以及我四年间的经历、并考虑到陆诩的病情重新改写过的内容,因此前半段仍和《归途》保持一致,而在结尾时,我重新写了李不言的结局。”
徐浩言抬眼看了一眼文鹤盛,文鹤盛对他微微点头,他才继续说:“综上所述,我是在自己的作品的基础上改编了须弥影视的原剧本——只是恰巧,《不疑》小说和《归途》的内容偶然间雷同,造成了误解,特此澄清。”
任谁都听得出徐浩言说完这些话之后的如释重负,到最后一个字时,简直是把“我没有错”放在了自己的脸上。
李徽明觉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涌了上来,他轻轻地为徐浩言鼓起了掌。
公关部的同事先是看了他一眼,然后按住了他的手:“你鼓掌他也听不见啊……不是吧,你这感动的,真演啊?”
李徽明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