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找到文鹤盛的时候,文鹤盛正眯着眼睛在最终定稿的剧本上写写画画,除了布景和分镜,还写了一些无法直接用镜头描述出来的词语,也更倾向于一种“感觉”。

“文导,”先锋队陆诩先打了个招呼,“徐编给我们写了角色小传,你看你想要的是不是这种感觉?”

文鹤盛放下手里的笔,拿过了陆诩手里的纸:“小徐还做了这个?”

“嗯……就是,没有了台词,可能单从剧本不太好理解,我就想写一下角色的心理变化。”徐浩言硬着头皮回答。

文鹤盛心里是觉得这样做是有些本末倒置的,有什么内容不能在剧本上直接表达,而要编剧再手忙脚乱地写一份角色变化呢?只是考虑到徐浩言还是第一次写没有台词的剧本,他也不好把话说得太重,只是说:“你有这份心是好的,只是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其在这里补充内容,不如一开始就把剧本弄得简单易懂些。”

徐浩言有些慌乱地点点头:“受教了,谢谢文导。”

在他身后的李徽明没有开口,在他看来徐浩言何止有些慌乱,如果文鹤盛的话再尖锐一点,徐浩言大概就会直接落荒而逃。他不得不从背后扶了一下徐浩言,徐浩言猛地一个激灵,然后偷偷瞄了他一眼,又很快把头转回去了。

“看得出来,小徐你已经很努力去贴合每一个角色的特质了。”文鹤盛话锋一转,“第一次写剧本这样固然很好,为了自我介绍的主题也无可厚非,但他们也不会每次都遇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角色。是要他们贴近角色,不是角色去贴合他们。”

众人点头称是。文鹤盛这话不仅是给徐浩言点拨,也是在提醒其他人。他把徐浩言的手稿递回给徐浩言,摆了摆手:“去吧,这几天该对戏的对戏,该体会角色的体会角色,有什么觉得别扭的,就问问小徐——他的分析写得倒也算是有道理。”

第6章

大约磨合了三天后,群青影视的一行人得到了这一届《TheGreatestShow》赛制的消息。

“今年的现场观众数有所扩容,全场350位观众,观看完电影之后都可以投票,一人计一分;三位固定导师,观看完所有电影后可以给一部电影投票,一人计十分。每轮都不会淘汰队伍,总分合计后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队伍会遭受一些限制,比如人数或者场地限制之类的。除了第一轮,后续几轮的拍摄都有主题限制,考虑到制作周期,会提前漏出些消息。”陆诩简单介绍了一下赛制,接着看向面前的几人,“这次参赛的公司,有一直都在行业龙头的科思、寂寂有名,也有近几年捧出好几个新人的白磁,咱们算是最新成立的公司,和须弥差不多。”

“寂寂有名是老牌公司了,每一届都会参加的,”余程璐补充道,“前几届好评最多的作品基本都是出自他们家的,不过在长篇电影领域,还是不如科思。”

“我妈说,”陆诩模仿着陆娉婷的样子敲了敲桌子,“我不指望你们变成黑马,但也不能输得太难看。”说到最后,陆诩的声音陡然一凛,“我可以允许现场评分低一些,但我不希望在一些点评视频里,看见群青的作品、群青的人被嘲笑,明白了吗?”

陆诩模仿得实在是太像了,剩下所有人都不由得挺直了后背,过了一会,曹子佩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一轮的制作周期是多久?”

“和以前一样,14天到21天不等,主要是看成片的片长。”陆诩回答,“根据前几年的经验,科思的作品往往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长度,如果三部作品的时长加起来超过两小时,就分三期播出,如果都能尽量压缩一些,就分两期播出。”陆诩转向几个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