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1 / 2)
似同辉的日月。
候着的嬷嬷含笑引他们上前。
跨过荣惠堂前门槛那一霎,听着屋中的交谈之声,谈思琅轻抿下唇,下意识看向谢璟。
哪知谢璟也在看她。
他的眼很静。
却并非远山之上寒浸浸的积雪那般冷冽的静,而是夏日无风的午后、浓荫之下的深潭的静。
于是她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她对着他弯了弯嘴角,下定决心。
谢府三人施施然步入屋中,向程老夫人行礼拜寿,又命侍女将寿礼送上。
程老夫人笑眯眯地受了。
在听到谈思琅口中的“外祖母”三字后,裴朔终于抬起头来。
外祖母……
因着他与谈思琅始终未换过庚帖,是以,曾经在蔡府时,谈思琅都是如旁人那般客客气气地唤一声“程夫人”的。
如今,他与她仍未换过庚帖;她对上外祖母,却已然换了称呼。
他攥了攥指尖,手臂微微发麻。
三娘换了对外祖母的称呼。
那他呢?
他对她的称呼也要换了吗?
裴朔只觉荒谬。
为何所有人都在粉饰太平?
为何三娘全然不会别扭?
她不记得他们的过往了吗?
她当真觉得表兄是什么良配不成?
多可笑。
难道日后相见,他还要恭恭敬敬地唤她一声“表嫂”?
却见程老夫人乐呵呵地差侍女送来一只锦盒,又从中取出一对玉镯。
她和善地对着谈思琅招了招手:“好孩子,到我这来。”
广袖遮掩之下,谢璟不着痕迹地握了握谈思琅的手,似是一种无言的鼓励。
谈思琅会意,从容地走上前去,端端正正于程老夫人身前站定,又甜声唤了一句“外祖母”。
程老夫人道:“这对玉镯,是我出阁之时,祖母亲手戴在我手腕间的。阿璟的婚事耽搁了这样多年,如今见着你们二人姻缘美满、琴瑟和鸣,我便也放心了。”
她话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落入满堂亲眷耳中,顿时让众人心中都有了计较。
蔡府中人皆心知肚明,眼前这谈家姑娘,许的本是程老夫人的另一位外孙。
如今姻缘突改,众人原本皆在暗中观望,揣测老夫人对此究竟是何态度;而今这一举动、这一番话,无疑是表明了程老夫人对谈谢二人这桩婚事的认可与回护。
先前那些若有若无的打量与猜测,顷刻间都有了答案。
谈思琅心中微讶,面上却是不显。
却见她礼数周全地向程老夫人道了谢,方才接过那对玉镯。
见她笑意融融、举止大方,程老夫人眼中流露出些许赞许,欣慰地点了点头。
她今日之所以如此厚待谈思琅,乃是因为前些时日谢璟曾暗中出手,替程府解了一桩难事,这份情谊,她自是记在心里。
至于小辈之间的糊涂账……到底是裴二年少不懂事、有错在先;她已上了年纪,懒得分神去细理这些官司。
只要蔡家与程家能好好的,旁的都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谢璟眼中含笑,亦拱手道谢。
程老夫人打趣道:“瞧瞧,这道谢时的语气都差不多了。”
谢谈二人总归是御赐的姻缘,且眼见着相处甚好,她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去成全。
谈思琅赧然一笑。
屋中众人见着程老夫人这般态度,还有什么不懂的。
一位嘴快的娘子不顾裴朔惨白的脸色,当即笑言:“圣上随手一指、竟是为我们大名鼎鼎的‘冷面玉郎’点了一桩良缘呢!”
谢璟淡然道:“陛下圣明,乃是大殷之福。”
谈思琅没回头,却能想象出他此时的模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