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2 / 2)
如今……
那卖面具的摊贩为了挣钱,将“好是般配、百年好合、长长久久、恩恩爱爱”之类的吉祥话说了一箩筐。
而他则正大光明地戴着谈思琅送给他的白虎,名正言顺地唤她“夫人”。
无论过往如何、以后如何,今岁中秋,华灯满街,并肩而行的是他们。
他何其有幸。
最终,谢璟为谈思琅挑了一幅灵动狡黠的狸奴面具。
他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
谈思琅轻咬下唇,趁着他调整面具的空当,戳了戳他的手肘,又在他抬眼看她那一瞬,故意看向了不远处那张写着“醉仙”二字的锦斾。
开心。
也不知是为何。
总之,往年的中秋很开心,这个中秋也比预想之中开心许多。
她晃了晃谢璟的手臂:“走啦走啦,还有好多地方没有逛呢。”
只见一只白虎与一只狸奴提着两盏别致的绢纱莲花灯在闹市中穿梭。
夜风渐凉,谢璟将那件一早便准备好的披风披在谈思琅身上。
两道赭红色的影子,与今宵的氛围格外相衬。
二人在一间生意颇好的铺子前排队时,向来不喜热闹的谢璟头一次知晓了昌予璋为何喜欢节庆。
因为节庆时的烟火很美,花灯很美,月色也很美,最重要的是,身旁有人相伴相随。
二人还随着人流去了一处水塘边放花灯。
西市中这一汪又浅又窄的水塘委实比不上如意楼外的金水河,但到底也能讨个好意头。
放了灯,谈思琅双手合十,闭眼许愿。
谢璟没有问她许了什么愿望,只是看着她耳下那对捣药的玉兔,念起,这琳琅阁里买来的首饰还是寻常了些,与旁人赠她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多少区别。
他应该自己画花样、再去寻匠人将它做出来的。
学了这么多年丹青,不就这点用处了吗?
只有独一无二的,才能配得上谈三娘。
-
夫妻二人绕回到归云楼时,已是月上中宵。
谢璟命小二上了些甜口又好克化的零嘴糕点并些未添茶叶的饮子,又将两幅面具都好生收了起来。
谈思琅打了个哈欠,复又警觉地看向谢璟:“我是要张嘴说话来着。”
她揉了揉眼角,红着脸补充道:“就是想跟你说,这间茶楼的点心做得不错,你也试试?”
言罢,还将手旁的糕点推到谢璟跟前。
谢璟笑了笑,拿起一块酥糖,并未拆穿。
她这样开心,他就莫要扫兴了。
让她再玩一阵罢。
大不了回府之后,让府医备些养神补气的药膳。
谈思琅若是知晓谢璟心中所想,定是会瞪圆双眸,与他好生理论一番。
她年纪轻轻,又不像他,哪里就需要养神补气啦!
待字闺中时,她也为了看话本熬到过深夜……还险些被母亲发现了。
谈思琅又用了两块糕点,听着窗外劈里啪啦的响声,心中一动,放下茶盏,走到窗边,看向夜空之中接连不断的烟花。
谢璟也跟了过去,顺着谈思琅的目光远眺。
窗外黑沉沉的夜已被烟火与花灯彻底点燃。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不外如此。
古人烧灯续昼,他却是借着旁人燃放的烟火,来求今日莫要有尽头。
他揽着谈思琅的腰,用在江南时学到的武林话,在她耳畔说了句倾慕。
谈思琅晕乎乎地回头:“谢大人叽里咕噜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