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背,凑在她耳边,低声交代:“就算成婚,你也永远是谈家的女儿,往后,若是疼了,定要说出来,万不可憋在心头。”

复又笑意盈盈地吩咐全福人动作轻柔些。

听着全福人口中仿佛没有尽头的吉祥话,谈思琅攥着母亲的衣袖不愿松手。

虽说谢璟在订亲后给足了她体面。

虽说谢璟似乎并不像她记忆中那样不近人情。

虽说,虽说……

谈思瑶见着妹妹这般模样,忙道:“仔细花了妆。”

谈思琅生生将眼泪憋了回去。

婚仪就这么一次,她可不想丢了面子。

见母亲眼含泪光,谈思琅忍着眼酸,玩笑道:“母亲当初让我给他送东西,原来是埋下了如今的缘分。”

陈清于幽幽叹了口气。

当时她无非是见着谢璟天资出众、必成大器,想结个善缘……

梳妆过后,陆续有尚书府的亲眷来为谈思琅添妆。

蔡蕙托人转交了一只她一早便备下的玉镯。

无论如何,谈思琅都是她看着长大的好姑娘,只是她与将军府没有缘分。

日色渐盛,陈清于已往前厅去了,姚清嘉并几位与谈思琅交好的贵女围在谈思琅身边。

少女们不大敢议论那位位高权重的谢大人,便说起近来的趣事,也问起谈思琅婚后的打算。

红艳艳的屋中热闹了大半日。

忽而,廊下有人高声唱道:“新郎到——”

“谢大人就要往姑娘院子里来了!”

“谢大人当真是玉质金相!”

谈思琅顺着喜气洋洋的声音往屋外望去。

她尚还未来得及看清院中的秋海棠,绣着鸳鸯戏水纹样的红盖头已遮住了视线。

沉甸甸的阴影压在眼前。

谈思琅下意识去抓身边的桌案。

谈思瑶抢在旁人之前扶住她,轻笑道:“三娘该出阁了。”

最后的两个字带了极浅的鼻音。

“阿姐……”

“往后,好好的。”

姐妹二人并肩行出这间谈思琅住了数十年的屋子。

盖头挡住了谈思琅大半的视线,她只能看见垂地的纱帐、铺地的茵毯以及她曾跨过无数次的门槛。

忽地,她手中被人塞了一条软乎的红绸。

她尚未回过味来,只松松握着红绸的尾巴,那红绸却被人轻轻地拽了一下。

她手心一紧。

心也好像被拽了一下。

是谢璟。

谈思琅恍然。

宾客们笑吟吟地说起贺词。

枝头的喜鹊也愿意参与这桩喜事。

谈思琅微微侧过脸去,却只能听见发髻间步摇晃动的声响,看不见红绸另一侧的人。

自然也看不见,那人其实也在看她。

谢璟的余光落向谈思琅被微风吹动的裙裾,他刻意放缓了脚步。

红绸贴着他手心的掌纹,蜿蜒出一道绵长的红线。

红线的另一端,是他的……新娘。

从今往后,他们便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

微微的麻意、微微的痒意,还有一线后怕,俱都顺着掌心,攀至他的心间。

他看不见谈思琅藏在盖头之下的脸,却能靠着忽而紧绷又忽而软下去的红绸察觉到她起伏的心绪。

不多时,二人行至前厅。

谈尚书与陈清于坐在上首受了二人的礼。

陈清于忍着眼中的酸意叮嘱了许多。

乐呵了许久的谈尚书也终于生出了几分对女儿出嫁的不舍。

他的小女儿自幼便粉妆玉琢、乖觉可爱,曾经,他也会抱着她,在谈府的院子里闲逛赏花。那时候三娘最喜欢院中映月池里的锦鲤,每每路过映月池,总是要挥舞手臂。

后来女儿年岁大了,他的公事也愈发繁忙,父女之间的感情才渐渐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