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事。

那姑娘她也是见过的。

总是弯着眉,总是含着笑,总是神采奕奕。

远远看着,像是瞧见了一团暖乎乎的光。

这样的姑娘,本该是她的侄媳,只是她那侄儿不争气,竟把人弄丢了。

彼时,蔡萱还觉得不值。

不是为了她那长不大的侄儿,而是为了这位如芍药般娇艳的姑娘。

哪知,兜兜转转,这姑娘竟成了她自己的儿媳。

蔡萱更觉得不值了。

“你往后去尚书府的时候,切莫板着脸,更别仗着虚长几岁,便在谈家姑娘面前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蔡蕙语重心长道,“这婚事这样突然,你又与裴家沾亲带故,指不定人家小姑娘如何忐忑。我知晓你公事忙,但也莫要委屈了人家。”

也不知圣上怎么会突然指了这么一桩婚事。

她这儿子,为人臣、为人子,固然是样样都好,但若是为人夫婿,却……

太过冷硬了些。

尤其他回京后,领了大理寺的差事,整日都与刑狱之事打交道。市井之中的说书人,甚至编出故事,说他指甲缝里都透着血腥气。

谢璟在蔡萱身旁坐下,又为母亲斟了一盏热茶:“我知道的。”

“可要我帮手些什么?”蔡萱道,“这成婚啊,可是桩桩件件都马虎不得。”

谢璟敛眉:“还当真有一事要拜托母亲。”

“何事?”

“我记得母亲有一故友,如今在余杭一带做瓷器生意。”

“是,前两年跟你去了江南,我还与她见过,你可记得?”

谢璟轻轻颔首:“我想着,婚宴时,碗碟便都用秘色瓷的。”

他并未提这是谈思琅的要求。

“你倒是会挑,”蔡萱笑道,“那……婚期可定了?”

两府又商议了几回,最终,婚期定在了七月十八。

是个宜嫁娶的良辰吉日。

谢璟虽觉得有些晚,却也怕操之过急,反而惹得谈府上下对自己生厌、得不偿失。

总归,赐婚的圣旨已经下了。

他与谈思琅已是过了明路的夫妻。

第10章 礼物(917修)

日色初骄,绿阴庭院荷香渚。

一晃眼,已是盛夏时分。

谢璟结了两桩重案,事情办得极是利落,至于那手段,则是隐隐听闻有些骇人。

原还有说谈家女先许弟又许兄之类闲话的人都噤了声;这谢大人一看就是不沾情爱之事的,这桩婚事,定然是圣上为了平衡朝局而下的旨意。

那些与尚书府不睦的人家,也只能酸里酸气地说两句谢大人定不会疼人,谈姑娘以后有得哭呢。

五月末,谈谢两家过完六礼,清点过谢府送来的令人咋舌的聘礼,谈尚书大手一挥,将谈思琅的嫁妆又添了一倍。

待到六月中,谢璟领了一桩差事,需得离京往承德去。

临行前夕,谢璟在下值之后借着公务之名上门拜访谈尚书,也顺道与谈思琅道别。

陈清于自是不会拦着二人见面。

谈谢二人仍是在东侧间相见。

谈思琅怕热,东侧间中提前备好了不少冰鉴。

他们仍像一个多月前那般,隔着一张紫檀木案几,并肩而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