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3(1 / 2)

加入书签

之名上报朝廷,让朝廷接手彻查。”

“是。”右军将领南冥领命即出。

“一州刺史反叛之案,查起来何其不易……眼下之境,无论其是否已反、是否要反,下一战的策略我们都需在假设宁州已反的基础上拟定,才可无后顾之忧。”前军将领林海审慎道。

众将听得皆点头沉吟。

左军将领天涯飒然一笑,即道:“若宁州已反,凌王之势便与此前大为不同,是攻守皆备的万全之局!我等一动便中其下怀;但若不动,中军积劳已久,粮草供应掣肘,久战更危!”

“必久。”静默已久的孔嘉忽然又开口道了一句。

此言一出,巫亚停云双目微瞠,当即凝目而视面前玄衣文士。

帐中诸将尽皆震色拧眉,一时鸦雀无声。

孔嘉静立,一身玄衣厚重,只又道了一遍:“必久。”

“战若久,伤国本。”巫亚停云缓缓低下头。

诸将皆忧:“大将军……”

巫亚停云未再多言,抬头肃色,再问孔嘉:“先生携左相旌牌来助,于中军此下之境,可有建言?”

孔嘉眸中始终无绪,神情亦是寡淡,只与她吐了两字:“扩军。”

巫亚停云听罢忽是沉吟,默声良久,沉眸道:“北域匈奴强悍,东面亦有外族滋扰,望皇上调兵来援恐是无望。此地战事若久,唯有扩军一途。宁州州郡兵若是凌王势力,便是一支出奇不意的奇兵,但若中军不动,全力扩军,这支奇兵就会在中军增势下慢慢失去优势。且如今我以中军九万与凌王十一万兵马相抗,亦有托大之嫌。但扩军亦为劳民伤财消耗国本之举,一个不慎更将引起民怨,此本若奏,必在朝廷内外引起争议……于外人看来,值此凌王、吴郁兵分两路、首尾难顾的良机,我拥兵九万不动,却向朝廷请旨扩军,使民心积怨,其心何居。”

帐中之人听罢,皆沉目。

巫云停云望向案上地图,续道:“如今之计,只有冒死一搏,以战况打消朝臣和百姓的疑虑,让朝廷及百姓与我等一道看清形势,请旨扩军方有人应。”

孔嘉听罢,皱起了眉。“若战,必败。”

巫亚停云闻言指尖一顿,而后低声道:“看来先生虽明察秋毫、聪颖过人,却仍是心如赤子、不勘人心之过。”

巫亚停云转面看他,面容冷峻,语声沉远。“先生难道不知,古来飞鸟尽,良弓藏。为将者,多少未雨绸缪,都只作狼子野心……更何况,若非危及国危及家,何人又肯离家赴死、马革裹尸?”

孔嘉驻立良久,未晌不语。

寒冬腊月,飞雪连天,此时除夕已近。

第278章 叛

大夏天隆九年十二月晦,除夕。

巫亚停云领兵三万奇袭夜郎所在,与凌王交战,未久,吴郁率兵围攻中军驻地清镇所在。巫亚停云孤军深入,以三万奇兵与凌王五万反军战平,后遭宁州州郡兵反叛偷袭,险死还生,宁州刺史徐怀反。

后幸得右军将领南冥领兵两万来援,方得退守回撤,却于清镇附近又遭西、南面突现的羌族骑兵偷袭,夏军与私入夏境的羌兵血战,不敌,副将张广战死,大将军巫亚停云重伤。

驻守清镇内的左军将领天涯率部而出拼死打破吴郁围势接应残部,巫亚停云方得退回,中军还余六万固守于清镇。

……

洛阳皇宫,太极殿内。

叶征满脸怒色地掷出了手中的奏折:“好一个徐怀!身为宁州刺史临阵叛变!倒戈反军!更放外族羌兵从宁州地界私入夏境,绕至后方伏击,致中军伤亡惨重!”

殿内连夜被召集上朝的众臣皆肃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