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1 / 2)

加入书签

已经入夏的季节,风清气爽,天高云淡,宁玉婵赶在这个时候做月子,不管温度还是环境都十分舒适。

第二天,皇上亲自来了侯府。

沈清柔月份也不小了,再有两个月预产期。

前段时间前太子死在狱中,到此为止他所有党羽都被清算干净。

皇上的意思是现在就昭告天下,封宁玉婵为公主。

没必要让自己的亲生女儿一直以侯夫人的身份生活。

霍长生有别的考量。

前太子是死了,可还有长沙王等其他觊觎皇位的人。

还是等贵妃生产之后再说。

如果贵妃生的是儿子,肯定会立为太子。

宁玉婵作为姐姐,自然会永享荣华。

可如果贵妃生的是女儿……

这天下还不知道要发生多少动荡。

宁玉婵正在做月子,一心都在儿子身上,对于封公主的事不太热心。

只不过皇上听不进霍长生的建议。

还是她温声软语,劝着皇上等贵妃生下后再说。

皇上舍不得女儿操心,做了最后退让。

“到时候你认祖归宗和你母妃封后的大典一起举办。”

其实他还有半句话没说。

那就是贵妃生下皇子,当即立为太子。

连同立太子的大典一起,三喜临门。

公主认祖归宗和封后都是大事,皇上命礼部早早准备着。

礼部接到消息,不管是规划流程还是准备大典的一应用度,都不可能局限在小部分人知道了。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满京城都知道皇上找到亲生女儿认祖归宗并入玉牒。

封后大典,大家都并不意外。

皇上宠爱贵妃,去年带回宫,封后是早晚的事。

可皇上找到亲生女儿,这事就令人振奋和匪夷所思了。

因为没有人知道皇上的亲生女儿是谁。

当然,最近半年皇上收了很多义女义子,满朝文武都猜测着,公主必是其中之一。

礼部刘尚书是只老狐狸。

肩负准备大典的重任,自然想打听清楚公主的脾气秉性。

皇上只有这一个女儿,那自然是宠到心尖上,只要他走通了公主这条路,还担心自己不能再进一步吗。

接到圣命后,他把自己和几个同僚关在礼部,日夜琢磨。

还真被他圈定了几个公主人选。

“周玉乔、霍景妍、魏静雨,这几个人机会最大。”

李侍郎赞同刘尚书所言。

“刘尚书慧眼如炬,公主肯定在这几个人中间。”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刘尚书发出灵魂一问,“到底谁是公主?”

李侍郎分析道:“这个魏静雨是魏国公的女儿,魏国公和丫鬟所生,一直不受待见,听说去年底,魏国公要把她卖了,被霍长寿拐走了,之后才送进宫。

她基本可以排除了,真是皇上的女儿,魏国公长几个脑袋敢卖。”

其他同僚觉得李侍郎分析的十分有理。

“再者,皇上连宫里的女人都不宠幸,这么多年都没纳妃,怎么可能宠幸魏国公府的一个丫鬟,不合情理。”

刘尚书把魏静雨划掉。

“那就只剩下霍景妍和周玉乔了。”

李侍郎认为霍景妍像公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