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2 / 2)

加入书签

农村来个照相的不容易,登上报纸剪下来的更是难能可贵。她把青梅上报的照片全都攒起来,就等着新房子盖好以后统统挂在墙上。

青梅指着报纸内容说:“记者同志真好,还说‘她们的友谊一定会地久天长’。你说我要是想跟陈演员做朋友,她会答应吗?”

赵小杏摇摇头说:“她长得没你娇气,性子却比你娇气。我看你们俩不是一路人。”

青梅撅着小嘴,想了想,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

“难得休息,咱们给市戏剧院写感谢信吧!咱们看完演出也不能忘记陈演员的付出啊,你看后来把她累的话筒都要拿不住了。咱们得好好感谢人家。”

赵小杏回忆那天的样子,觉得陈演员的表情并不像是累,反而像是遭受了奇耻大辱。

为什么会这样,她想不明白。

也许演员都比较敏感吧,有个成语不就说“水土不服”么,说不准就是‘水土不服’,不舒服,表情就没控制好。

青梅觉得以个人的名义不够正式,演出是给整个东河村演的,要是感谢最好带上东河村比较真诚。

“咱们就往好里写,说不定写好了,还会再来呢。”

青梅美滋滋地说:“你俩谁陪我去大队部,我想跟金队长说说这件事,要是金队长也愿意写两句感谢的话,那就更正式了。”

赵小杏放下报纸说:“我陪你去。前天下了雨,山里野菜都冒出来了,我陪你去完,咱俩到山里挖野菜去?要是有蘑菇采点蘑菇晒着,回头小鸡长大了,小鸡炖蘑菇也不错啊。”

“成呀。”青梅坐到炕沿边趿拉着拖鞋跟小燕说:“你在家里学习,奶奶要是醒了你帮我说一声啊。”

小燕说:“你们要是山上记得带上水,把麻绳捆在鞋子上免得打滑。”

青梅点头说:“好,晚上你随便做点,天黑之前我们就回来。”

小燕说:“好。”

青梅安顿好家里,出了炕屋的门开始穿鞋。

她的正房外面有个小堂屋,相当于客厅。家里经常来人就在门口换上拖鞋到客厅里坐着,不再让人到炕上坐着。

这年头大家都没太大的讲究,经常把鞋子穿到炕下面。干完活衣服不换洗就坐在炕上,临睡觉前才扫一扫。

青梅觉得这样不卫生,要求不了别人,就从自己要求。

家里都是女同志,对这个要求很认同,都是爱干净的好同志。

青梅把家里剩下的信纸带上,跟赵小杏往大队部办公室去。

网?阯?F?a?b?u?页?ī????μ???ε?n????????5?????o??

金队长在办公室打电话,看她们来示意了一下。青梅和赵小杏就坐在木制沙发上等着。

金队长打完电话,问青梅:“今天你休息吧,怎么还过来了?”

青梅把要写感谢信的意思跟金队长说了,金队长也在心里头感谢陈李利他们的精彩演出,要给路费油费,他们也不要,饭也不吃,演完骑车就走了。

这怪让金队长内疚的,觉得没招待到他们,显得东河村没礼数。

“你的想法很好,我这两天也一直想怎么感谢他们。要说寄特产,咱们村里也没有什么特产,要说打电话,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金队长从抽屉里拿出大队部的信纸说:“不用你的信纸,用我的,我的信纸上面写完再盖个大队部的印章,这样于公于私都显得咱们重视和感激。”

青梅说:“那好啊,咱们怎么写?”

金队长说:“不一定要华丽的词汇,就用咱们朴实的语言感谢就好。你们先组织语言,我去广播室放个广播,看看还有没有乡亲愿意过来写感谢信。”

青梅说:“那可太好了,我还想着动员大家一起写。”

金队长过去放广播,青梅跟赵小杏俩人憋了几句感谢的话。剩下空白的地方打算让其他人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