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2 / 2)

加入书签

青梅拍拍奶奶,让她顺着自己手指的方向往前看,激动地说:“你上次是不是看过这位女同志演的戏剧,《红色娘子军》?你还记得不?”

奶奶眼睛老花,看不清楚,跟赵五荷说:“你带我去的,你看。”

赵五荷比奶奶强点,奶奶老花她远视,往那边瞟过去,顿时激动地说:“就是她!演吴琼花的那个人。她边上那个女的演的从窑子里出来的小光头,男的演的是连长!”

奶奶虽然看不清,表示尊重地站起来,连声说:“来慰问啦,来慰问啦。”

在边上歇着的其他乡亲们,不像赵五荷条件好,动不动能带着奶奶去剧院看演出,但也看过《红色娘子军》,知道主演来了,也不管电影版本和话剧版本根本不是一回事,全都纷纷议论起来。

孩子们更是激动,拉帮结派地往大队部去,其中就有小缸,他跟着大家欢呼着跑着,嘴里喊着是:“毛豆,毛豆!”

方大嫂每次在看电影的时候会给他煮毛豆吃,避免他跟别人叽叽喳喳的闹腾。这次小缸也以为有毛豆吃,跑得比谁都快。

赵小杏也从拖拉机上下来,纳闷地说:“怎么回事,大家怎么都骚动起来了?”

青梅说:“可能是慰问演出的演员提前到了。”

赵小杏说:“不是四月二十号到咱们村吗?这一提前就提前半个月啦?”

她远远看过去说:“怎么没有大皮箱?”

慰问演出的演员,下乡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装着设备。陈李利他们仨就骑着侉子过来,什么都没带。

青梅也想不明白,金队长不在,她打算过去带他们去大队部。

要不然也不会跟陈李利打招呼,让他们等一下。

乡亲们性格内敛,见到陌生人不好意思主动说话。青梅只得自己硬上了。

赵小杏跟她一起过去,身后还跟着看热闹的小燕、奶奶还有一众乡亲们。

侧面大队部过来的小路上。

王干事带着《大众日报》的记者,边走边说:“我们也没想到,青梅同志会成为县里第一位女性拖拉机手,赵小杏同志上车也就比她晚半个小时。青梅同志考核是第一名,赵小杏是第五名。你们愿意报道女性拖拉机手,我建议把她们一起报道。”

“哎哟,这个有些敏感的咧。”男记者是沪市籍贯,说话带点口音:“有好多人都想着自己接受采访,不愿意跟别人一起接受采访。你要是采两个,要给我们报社打电话闹意见的咧。”

王干事笑着说:“那你也太小看青梅同志。”

“我没有小看,我们过来之前好好地了解过了。英雄女性、先进分子。多光荣啊。”

男记者边上的女记者主要负责拍照,她脖子上挂着相机往地里巡视一圈,发现开拖拉机的换人了:“咦,青梅同志呢?”

王干事一眼在田埂对面看到了青梅和一帮子人。

他们围在三个陌生且时髦的年轻同志身边,正在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看青梅奶奶的状态,老人家还很激动,拉着其中姑娘的手不放。

他们顺着路走过去,正好听到秦珊珊拒绝说:“什么演出,我们不是来演出的!”

青梅扶着奶奶,觉得秦珊珊说话没有陈李利说话靠谱。看陈李利穿着黑皮鞋军装裤,一定比秦珊珊混得好。

她于是扶着奶奶问陈李利:“你们不是过来慰问,那是过来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