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0(2 / 2)

加入书签

《伟业》的演员定了。

这个圈子里无数艺人在撕的大饼的演员终于定了!

这个消息让影视圈跟着震动,无数艺人和艺人的粉丝都很想知道,究竟是谁撕下了这个饼。

不知道有营销号是引流还是引战,有个发瓜的营销号意味不明地发了一条关于《伟业》的消息。

@扒小圈er:

《伟业》定了!

某顶流男团全!员!参!与!饰演青年教授。

中年演员都是老戏骨,值得期待。

这个码打了和没打一样,现在娱乐圈里能被叫“顶流男团”的,除了OZ7还有谁?!

OZ7的粉丝看着打过来的生粉(男明星粉丝):“……”

总有营销号要害他们崽崽!!!

第159章

某种程度上,娱乐圈也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地方,存在不成文的鄙视链。

综合一下大致就是:电影咖>电视剧咖>歌手>偶像团体>综艺咖>其他。

当然,每一个层级内部还可能继续细分,但大体脱离不了整个链条。

换作之前的选秀环境,选秀出身的爱豆碍于内娱没有爱豆生存的土壤,如果想要继续在娱乐圈里混下去,就要开始筹谋转型了。

通常往影视圈转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尤其是偶像剧市场,圈粉多,对演技要求不严格,是一个很好的露脸机会。

所以往偶像剧市场转型的爱豆是最多的。

可几年下来,内娱多了很多的舞台,不少频道还专门打造了打歌平台,虽然面向全部歌手,但偶像团体也可以上去打歌。

之前就存在的音乐节越来越频繁,还有各种演唱会,说实话,爱豆真的不再缺舞台。

总体来说,偶像团体的生存环境不像之前那么不好。

但可能也正是因为东夏的偶像团体行业逐步标准化,爱豆这个“职业”某种意义上也被固化了。

他们拥有了更多可以展现实力,发散魅力的舞台,但与此同时,他们本人也被框在“偶像”这个框框里。如果想要跳出固定的赛道,再想像之前的偶像一样转向影视圈,难度比之前更大。

观众们会因为他们的形象、实力和职业道德喜欢上一个团或者一个成员,甚至还能购买专辑,花高价签售,喜欢的歌能听很多遍,但对他们的期待也仅仅局限在“唱跳舞台”上。

他们平时追剧看电影,自由其他人选。

哪怕顶流如OZ7,最近这么多新闻砸下来,大家对他们的印象也不过是“很不错,挺有正能量的一个偶像团体”,脱离不了偶像明星的范畴。

就连他们中出演过不少刑侦剧和主旋律电视剧的章文钰,也撕不开“选秀出身”的标签。

这种印象是对他们的禁锢。

也正因为这种固有的印象,路人和影视剧明星的粉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