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4(2 / 2)
其中还引用了一位核聚变领域专家在相关论坛上的评论:“目前我们尚未看到足以支持任何仿星器磁约束时间到100分钟的数据,要实现这一实验时间,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精准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参数模型,并配套高效稳定的核心控制系统,这样才能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
另外,长时间的实验势必会导致对第一壁材料的损耗,而从目前现有的材料来看,并不能支撑100分钟的稳定运行。
考虑到75分钟的突破,东夏也没有披露完整的数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尽管因为东夏两次实验数据的缺失,我对此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但如果东夏真的能把磁约束时间突破到100分钟,对可控核聚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衷心希望这是真实的。”
但媒体只引用了这位学者质疑的片段,这段发言不止被这一家媒体引用,一时间关于“东夏的羲和仿星器在磁约束时间上取得的突破是否可信”,“东夏为什么不披露完整的实验数据”讨论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甚至还有驻外媒体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的例行记者会议上问出了这个问题。
9月2日下午三点,外交部照常召开例行记者会议。①
有外媒记者举手提问:“你好,关于东夏声称羲和仿星器已经实现100分钟磁约束时间的实验,国际社会对此普遍关注,但东夏方面始终没有披露相关数据或实验细节,请问这是否意味着东夏在刻意隐瞒这些关键信息?”
“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吗?”
“东夏作为ITER成员国,是否有义务向其他成员公开原始数据?”
“……”
接连好几个问题都是和羲和仿星器最新的实验成果相关,所有人都在等外交部发言人的答案。
外交部发言人按照提问的顺序,不紧不慢地看了一眼问第一个问题的媒体,神情不变,语气也很平稳:“首先感谢外界对我国仿星器项目的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理解大家的质疑,但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提问的记者。”
第一个记者手里拿的话筒贴着漂亮国著名报纸的标记,听到东夏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赶紧道:“请问。”
发言人的眼神快速掠过记者话筒的铭牌,笑道:“你的国家是否曾主动向外界公开过你们最新型战机的实验数据?”
“……”记者无语凝噎,“我认为我们没有对外公开军事核心机密的义务。”
发言人点头:“那就对了,我认为我们国家也没有公开关键性科技的义务,下一个。”
第一个记者败退,第二个记者接上:“请问这是否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
面对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表情依旧从容:“东夏从未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夸大其词,我们发布的信息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那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实验数据?”
发言人轻轻一笑:“目前我们的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保护,等实验堆建成后,会邀请各国参与实验堆的首次实验,但在这之前,羲和仿星器的所有数据属于我国的核心数据,我们没有义务,也不会贸然对外公开。”
可能觉得太过严肃,最后发言人还看向这名记者,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知道你的银行账户存款,你是否愿意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这名记者一怔,下意识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有多少存款?”
“既然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是否可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