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3(1 / 2)

加入书签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

简昀对任世安的态度也没有变化,和之前一样亲昵,他嘿嘿一笑:“任伯伯,您别开玩笑了,我现在还不算数学家呢!”

“全世界数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你给解决了,你不算数学家算什么?”任世安起身把简昀迎进来,让他坐下,两人面对面交谈。

寒暄了几句之后,主要是简昀听任世安说羲和仿星器项目组的进度。

因为简昀的研究和该项目息息相关,所以,在任世安的默许下,他也作为“编外人员”参与到这个项目里。

他研究的NS方程和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几乎是一出成果他就告知了任世安,而后任世安让羲和仿星器项目的所有科研人员都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后,才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比之前稳定80%”的答案。

这样的实验又过了几次,结果对等离子体湍流的有效约束比例稳定在90%-95%上下,已经可以说成功约束住等离子体湍流让它不溅射逸散,从而损伤仿星器第一壁。

与此同时,这几次实验的磁约束时间也越来越长,最后几乎能稳定在50-60分钟左右,将近一个小时。

这个成绩完全傲视全球!领先全世界!

这个成绩甚至都不是在最新的羲和仿星器设备上做的实验,而是改造了从普鲁士斥巨资交换回来的,他们淘汰下来的仿星器上完成的!淘汰下来的装备自身材料的损耗和耐久性都不能和新的设备比,但即使是这样,也得到了这个好成绩!

可以想象如果换成全新的羲和仿星器,这个磁约束时间会有多长!

想到这里,整个项目组就很火热,现在所有科研人员都在为羲和仿星器的实验做准备,一是想试试羲和仿星器的作用,二则是想看看最后的成绩。

原定于近期进行实验的项目组,刚好和简昀近期的通稿行程撞了,不管是哪边都很急,最后他只能扼腕叹气,从任世安口中知道最新的消息。

任世安像是看懂了简昀的表情,安慰道:“没关系,这次实验你没有赶上,下次点火的时候再来看吧,点火可比这个实验精彩多了。”

“点火?”简昀听到关键词瞬间忘了那点不开心,赶紧问。

“嗯,”任世安说得轻描淡写,淡淡一笑,“这几年,国际上关于我们弃托卡马克,而重新选择仿星器这条技术路线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各种言论甚嚣尘上,议论纷纷,也是时候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成果了。”

简昀眼睛一亮,完全听懂了这个意思!

是的,简昀当年得到这个奖励的时候还不明白当时任世安在知道这个是仿星器的图纸,而不是托卡马克时的叹气,但随着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清楚当时东夏为什么会选择托卡马克而不是仿星器。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时间和资源有限,只能紧着选择最合适的路。

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东夏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更是领先全球的,三年前磁约束时间就能达到世界领先,不过受制于现实的一些困境,发展相对缓慢。

后来又因为,任务奖励的是仿星器的图纸,最高领导人任世安直接在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情况下,做出了重新仿星器的研究的决定,引起轩然大波。

之后托卡马克的研究虽然没有停滞,但是和仿星器得到的支持相比,少了很多。

国内和国外对这个举动终究是不了解的人比较多,一片唱衰声。

而现在,三年过去,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成果,还是震惊世界的成果,怎么着也要让世界看看肌肉啊!

聊了几句羲和仿星器项目的事情,任世安转而问简昀任务的奖励。

简昀这才把系统的奖励拿出来交给任世安,和主线任务一得到的奖励一样,是一个一次性的电子优盘。

在优盘运行期间,简昀顺口和任世安介绍了一下:“我拿到了三个残页……大致是……和……”

任世安点头,表情很严肃:“我知道了,我再次代表东夏谢谢小昀,感谢小昀你为东夏做出的付出!”

简昀的表情也认真了很多:“任伯伯,这是我应该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