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1 / 2)

加入书签

佳男主角提名,各方投资人也正处在最后的游说阶段,他不得不配合出席一系列必要的宣传与交际场合。

与此同时,巡回演唱会的筹备也进入最关键的时刻,排练、会议、造型试装……日程几乎被填得密不透风。

他将注意力收回,专注于眼前能把握的工作与创作。

这一个月来,只有新剧本的挑选一直不算顺利。

递来的本子不是人设单薄,就是剧情流于俗套,商业考量过重,缺乏真正打动人的内核。

迟迟没有出现那种令他眼前一亮、愿意投入数月时间去雕琢的故事。

直到前几日,经纪人特意将一份刚收到的剧本交到他手中。

“《潮汐》,”经纪人说道,“团队初步评估过了,导演虽然年轻,但能力很扎实,叙事有厚度,制作背景也没有问题。我觉得……这一次值得你仔细看看。”

神矢当时只是应了一声,没多说什么。近来类似的对话已经出现过好几次,最初的期待早已被磨平了不少。他接过那份并不算厚的剧本,并未立刻投入阅读。

但当他那晚真正静下心来,摒除杂念开始翻阅这个剧本时,却不知不觉被拉进了那个舒缓而深沉的世界,直到深夜。

窗外的城市灯火渐次熄灭,而他书桌上的灯却亮了很久。

故事的框架与之前搁浅的《飞驰》有几分微妙的相似——都是一个失意的男人退回生命中的“原点”的故事,在困顿中重新寻找出路和自我。但《潮汐》的叙事更沉静,也更复杂。

它不渲染逆袭的快意,而是细致描摹生活本身的那种细微的改变,那种力量,反而更令人触动,仿佛能照见观者自身的某些影子。

在团队再次确认剧组背景与导演能力都没有问题之后,神矢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潮汐》这个新剧本中。

他的书房又一次被那种熟悉的专注气息笼罩。

宽大的桌面上摊开着剧本,旁边散落着他随手写下的批注和笔记。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纸页偶尔翻动的细微声响,和他间歇停笔时的沉默。

他仔细研读每一场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记录一闪而过的灵感,试图捕捉人物每一个细微的情感转折。

摊开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关于男主角海崎悠人的人物小传:他在东京都市中的迷失、对现代建筑意义的怀疑、回到岛上后那种熟悉又陌生的复杂心情、面对老屋时翻涌的回忆与责任感……

他尤其用心揣摩男主和两位女性角色之间的感情张力:

代表故乡温情与根源的青梅竹马原野风香,和象征都市机遇与思维碰撞的策展人远坂千岁。

剧本并没有简单地将她们划分为“好”与“坏”,而是细腻地铺展出她们各自吸引海崎的特质,以及她们背后所代表的两种生活、两种未来的拉扯。

然而,读到中后期,当项目因千岁激进的商业化操作引发岛民强烈反对,导致海崎与她爆发激烈冲突的那场戏时,神矢的指尖停住了。

这场争吵写得极为精彩,字句间充满了失望、愤怒、被背叛感以及理念的剧烈碰撞。

海崎悠人那种被夹在理想与现实、旧情与新惑、个人渴望与群体责任之间的撕裂感,意外地触及了神矢自己内心深处某些模糊不清、甚至从未仔细探查过的角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