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4(2 / 2)

加入书签

“当真能刻印出书,给家里人手发一本。以后想起我了,翻一翻书册,也算是个念想。”

凌凤池原本提着空食盒要送出牢房,听到那句“念想”,脚步一顿。

章晗玉翘着嘴角,“几日不听你提起三司会审的动向了。想来进展不太顺利?其实不必瞒着。翻案成功与否,我都有准备。你只需如实告诉我。”

凌凤池站在牢房门边,心里一叹。还是没瞒住。

他斟酌着用词,尽量还原事实,不偏不倚地告知。

“三公果然反对翻案。朝野争议不绝。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加紧查阅旧档,四处寻访当年涉案的参与人。但截至目前,还是缺乏关键实证。”

废太子案以谋反逼宫大罪定案。

被废太子案牵涉的章家,满门定下的罪名同样是谋反未遂。

当年章家抄家,号称从“密仓”中搜出盔甲百件、精铁军械武器数百,作为物证,坐实了章家协助东宫、企图谋反的大罪。

二十年过去,京兆章氏嫡支知情人早就死绝,章家祖宅抄没,旧物湮灭。如何寻找脱罪的线索?

就连章晗玉这嫡女自己都说不清所谓的“章家密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想起久远的章家抄家之夜,章晗玉有点睡不着。

她其实记得一些。但孩童的记忆并不真切,就算她写下三四岁时的记忆,也不会被收做证词。

凌凤池今晚陪着她。

“幼年的记忆不能收做证词,但可以说说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章家抄家当夜发生的事,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

章晗玉便随意地说。

想到什么说什么。

当夜为她而死的傅母的女儿,那个叫做阿婵的女孩儿……似乎只比她大几个月。

傅母是母亲的众多陪嫁之一,出嫁后在夫家过得并不好,月子里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哭倒在母亲面前,请求母亲收留。

母亲当时正怀着胎,心软应下了。傅母从此带着女儿留在章家,再未回去过夫家。

这些都是从傅母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的过去。

傅母的女儿阿婵,在她的印象里像个浅浅的影子。从来都扯着傅母的手,傅母去哪儿她跟去哪儿,傅母说不许动她就乖乖地不动。

她记得自己似乎好奇扯过阿婵的辫子,阿婵一动不动,她觉得无趣,改扯起阿弟头顶的小揪揪。

章家出事当夜,她清晰地记得大火映进室内的红光,屏风上镶嵌的贝母亮闪闪地反光,母亲含泪望向她,冷汗浸湿的手抚摸过她的头顶。

母亲对傅母道:“小郎跟我留下,你带上阿嘉,领着你自己的孩儿,你们三个赶紧从后门走罢。”

小郎最后并没有跟着母亲留下。

母亲舍不得小郎,终归还是让她这阿姐假扮了小郎。

小郎打扮成小女郎的模样,被母亲的其他几个陪嫁仆妇从后门抱走。

她穿戴起小郎君的服饰,傅母一手牵着她的手,一手牵着自己的女儿阿婵,原路回章家后院。

一路上如何回去的,幼童混乱的记忆早记不清了。

她只记得阿婵一直在啜泣。傅母牵着她的手,同样被冷汗打湿了手心,冰凉冰凉的。

她们本该去小郎的院子,假扮小郎,坐等贼兵发现她们。等拖延到不能再拖的最后关头,再由傅母喊破她是章家的小女郎。

按照母亲和傅母的想法,才三四岁的小女郎,哪怕抄家灭族的大罪落在头上,也不至于祸害了这么小的女童的性命。

身为章家男丁的小郎才是那个性命悬于一线的。

如此既能保全了小郎,又能保全了她。

她们本该去小郎的院子,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