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青帐里用完饭食,起身去后山亭,对着瀑布近处观景。

八名护卫簇拥主人而去。

趁短暂空闲的当儿,惜罗凑近过来,悄悄嘀咕。

“主仆都不像正常人。大晴天里裹斗篷劈柴,捂出一身大汗。这里……”

她抬手指指脑壳,“都不太正常罢?是不是脑子坏了,自家待不住,被家族驱赶来外地?”

但章晗玉今天旁观了半日,越想越觉得,贵客应是遮掩行迹、逃亡而来。

来自何处不清楚。反正不认识她。

那就行了。

管对方正常不正常呢?她只是个清谈陪客。章晗玉叮嘱惜罗。

“与我们有何干系?贵客在山亭里抚琴,琴音不错。惜罗,你也听听。”

琴音悠扬,轰隆隆的瀑布声也没能掩盖过去。

“好听啊。什么曲子?”惜罗问道。

似乎是一首出名的琴曲,章晗玉在京中肯定听过。至于何时听的,何人抚过这曲,曲名什么……谁还记得?

小时候家里供她念书已经艰难,傅母恨不得一文钱掰两半花用,想学骑射都被傅母追着打,怎么可能花钱找琴师,让她学华而不实的琴技?

她自己读过几本琴谱,仗着耳力好,京中出名的曲子听识得一些,附庸风雅够用了。

反正高门大族出身的郎君女郎,各个都会弹几曲。 W?a?n?g?阯?发?B?u?y?e?i??????????n??????????????c????

你看山亭里的贵人,叹息自己少年时被父亲拦阻,不许多学,还不是信手成曲,弹得颇为动听。

对着山涧流水,耳听着琴音,她掂一颗葡萄放进嘴里,悠然道:“有人爱弹琴,听着就好,何必追根究底。”

瀑布隆隆,琴音阵阵。山亭中传来的悠扬琴音换了调。

章晗玉轻轻咦了声。这首曲子更出名,她知道的。

《凤求凰》。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拐走贵女卓文君的典故,她记得很清楚。

“贵客触景生情,想念起他的亡妻和爱子了。”

“啊,”惜罗吃惊而惋惜地道:“妻儿都过世了吗?”

章晗玉含着葡萄,含糊道:“应该是罢……”

发妻携犬子而去。

如果夫人没死,而是抱着爱子跟野男人跑了,对出身大族的贵客来说,可能还不如夫人死了……

半山亭之中,骨节分明的修长指节顿了顿,拨弦换调。

《凤求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1]

琴音悠悠,尾音渐渐止歇。

“阿郎。”凌长泰在半山亭才敢摘下幕篱,紧张地道:“刚才去厨房劈柴,阮惜罗盯着我看个不住。是不是漏了破绽。主母会不会猜出我们来历了?”

“让她猜。“凌凤池的声线稳得很。

东海郡的密报昨日快马送来。东海郡张姓的乡绅,良田八百亩以上大户,共计十七家。

挨家盘查,没有“张玉”这号人物,更没有一个私奔的儿郎。巴蜀郡这位“张玉”,身份来历没一个字真的,全系捏造。

好在及时南下追来巴蜀,既见到了真人,他有的是耐心。

“她一日不揭破,我们便一日当做不知。”

章晗玉吃了半盘葡萄,眼见贵客抱琴下得山来,从头到脚依旧捂得严实,只广袖当中露出抱琴的半只手。

手掌宽大,指骨长而分明,指甲剪得整齐。贵客今日穿的又是接近玄色的深海澜色锦袍,深色衣裳衬得肤色冷白。

看起来像一只习惯握笔的文人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