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2 / 2)

加入书签

视线越过庭院,眺望门外把守的护卫,习惯性地数数人数。

“咦。”她自语,“怎么还是这几个?今日没换班?”

惜罗也凑过来数了数,眼前一亮,“没换班!早晨守到入夜,不打瞌睡才怪。主家,天助我们!”

今天不知是个什么好日子,不止值守护卫没换班,凌长泰、凌万安两个也未现身,午后,顶着烈日头值守了大半日的护院明显懈怠下去。

后院已整个时辰无人经过。

所以,就在今日?

惜罗快速清点包袱,带几分紧张道:“带了点换洗衣物,细软珠宝、笔墨砚台拿了几件,其他都丢下了。今日逢十,阿弟在外头接应。老夫人呢?”

“傅母带不走。”章晗玉惋惜地翻了翻几本喜爱的游记杂书,收拢放去书案上。

惜罗:“啊?!老夫人留在凌家?”

章晗玉更正:“傅母留在京城。”

傅母是个倔性子。隐姓埋名奔逃去县乡生活多年,历尽千辛万苦才重回京城,她宁死也不肯再出京的。

惜罗震惊地连包袱都放下了,“老夫人留在京城,我们逃出京去……那以后……”

“以后长着呢。”

章晗玉想象中的以后,跟惜罗想象中的以后,还是很不同的。

京城是根基。她入京活动多年,费尽心思把早被人忘得差不多的京兆章氏的门楣重新抬起,岂能就此放下,湮灭尘土?她自己也不甘心。

“出去躲一阵。等清算阉党的风头过去,凌相自己想开了,章氏跟凌氏两家顺利合离,我们还要回来的。”

章晗玉笃定地道,“抛开阉党,也不再是朝臣。想些法子,以京兆章氏后人的身份,重回小天子身边。”

主家打定主意,惜罗也终于露出点笑意。抱着包袱,推开后窗,看日头照耀下的后院。

“我们现在做什么?”

“等。”

章晗玉沏了两盏茶,一人抱一盏,对着后院墙:“等人扔绳子。把我们挂上去。”

今日是个骄阳天,盛夏日光由正午炽白转向傍晚的金色。

漫天夕阳金光里,院墙外终于传来动静。

章晗玉放下抱了整个下午的茶盏,走向后院墙,冲外头拍拍手,换了个她自认为亲近些的称呼:

“叶二郎,多日不见。”

*

叶宣筳站在婚院的后墙外。

夕阳影子映上地面,他的脸色极为难看,又臭又硬,还带几分不明显的纠结。

“你嫁入凌家两月,他对你有多不好?”叶宣筳硬邦邦地问,“以至于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私逃?”

大理寺丞今日去了趟凌府,当众带回一个香囊给他,声称:“凌夫人嘱托叶少卿亲自拆看。重要线索,凌夫人只愿说给叶少卿一人听。”

他能做什么?

当着大理寺众多同僚的面,他只能当众拆看,展示众人。

香囊里只有一张信笺,写下两个日期,八个字。

【四月二十

四月三十】

乍看还确实像供状线索。

但叶宣筳看在眼里,脸色当即难看起来。

四月二十。四月三十。大理寺谁能比他记这俩日子记得得更清楚?

递送香囊之人,在这两个“逢十”之日,接连逃走两次!他接连两次奉命抓捕!

今日正是□□月末尾……又是个逢十之日!

章晗玉赶在今天递送给他香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