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2)
长兄提起,公务繁重,端午当日怕不得回,让家中不必等他用饭。
她听在耳里,才打算起把长嫂接出婚院的事宜。
章晗玉心里雪亮。
即将到来的端午宫宴,只怕是一场双方心照不宣,各自提前筹划、准备送给对方的鸿门宴。
说起来,两边火并,又没她的事。
连婚院都出不去的人操心什么?
她当即把端午宫宴这茬抛去脑后,把爬上窗抓鹦鹉的小玄猫抱在手里,笑吟吟应下珺娘:
“好啊。自从新婚进门,似乎没和家人用过饭?端午家宴必定出席。可惜四月三十当日我出去见人了,没能和你们一同出门买节礼。如今手里什么也没有。”
她说得并不遮掩,珺娘也抿嘴笑了下。
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笺,放去桌上。
三十日当天早晨,这封信笺留在婚院里,一式三份:
“六郎亲启”。“珺娘亲启”。“云娘亲启。”
珺娘离开父母借住京城本家,向来善于观察各色人等,在她看来,长嫂实在是个少见性情的人。
明明失约,偏又毫不遮掩,连个借口也不找,坦荡荡地写信告知她们,她有事不去了。
失约失得直截了当,叫人起不了责怪之心。
“我和云娘出门买了粽叶和五色丝。长嫂有心的话,这两日家里自备糯米和各色馅料,我们来长嫂这处,亲手把粽子包起来,端午宴上充作节礼,长嫂觉得如何?“
章晗玉听得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当即笑应下来:“好啊。”
又道:“不问过你们长兄同意?”
珺娘原本起身要走,听到这句脚步停下,回头递来复杂一瞥。
“前日下午,长嫂使唤我们搬木箱时,可有提前问过长兄同意?”
章晗玉正倚窗撸猫儿,没忍住笑了下,唇边露出个小小的梨涡。
这位小姑,平日安安静静的,差点小看了她。
她半真半假地揶揄:“我要做的事,你们长兄必然不同意。但于我来说,势在必行。我问他作甚?”
“但你们不同。你们长兄是凌氏当家作主之人,几个年幼弟妹,为了我这新进门的外人触怒了自家兄长,岂不是划不来?”
珺娘若有所悟。
“所以长嫂当日借我们之手搬动木箱,而不告知我们实情。我们既不知情,也就不会被罚。”
“但长嫂故意隐瞒,显然既不信我们,又小看我们。觉得家中弟妹年幼,不堪交付重托。”
珺娘立在门边,神色显出几分复杂。
“我固然敬爱长兄,但长兄将长嫂日日拘束于婚院,仿佛看管人犯一般。我心里觉得,不妥当。”
“长嫂下次再想出门,做你所说的‘势在必行’之事,可否提前知会于我等?我和六郎觉得长嫂有理的话,可以暗中协助长嫂——”
不等说完章晗玉便喊惜罗送客。
珺娘吃了一惊,又觉得委屈,咬住了下唇,默默行礼告退,转身往院门外走。
穿过庭院走到半途,忍不住停步问:“长嫂为何撵我走?不信我们,还是小看我们?”
章晗玉笑而不答,只和她说:“我这里日日有空。你们有空带粽叶过来包粽子。”
关门之后,悠悠地评了句:“瞧着比云娘和六郎都精明些,还是个傻孩子。”
她身上那堆破事,这几个傻孩子卷进来,可别想轻易脱身了。
——
【五月初二、初三。
接连两日,六郎,云娘,珺娘,惜罗齐聚,围坐包粽子。
言谈甚欢。
↑返回顶部↑